第08版:商都论坛 PDF版阅读

写经济文章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周天勇

笔者是从事经济理论研究工作的学者,感觉所写经济文章应当既要讲经济学的“理”,又要注重经济学应用于国计民生的“策”。

一是叙述务实。经济文章既不是华丽辞藻的文学作品,也不是经济词汇的堆砌。大多数经济文章的语言需要平实,要言之有物。读者希望读到什么样的经济文章呢?要写青少年们憧憬未来人生事业的事,要写中老年群体曾经经历过的事,要写大众关心和期盼这个国家前景的事,更要写有关他们就业、创业、收入和生活的平常、艰难、奋斗和过着觉得幸福日子的事。

二是数据说话。与其他领域不一样的是,民生、国情和宏观经济形势需要各种数据来反映,特别是对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和循环,叙事需要有数据来表述状况和佐证观点。过于定性的叙述,往往会陷于主观意识、判断、结论和对策,使公众对形势和前景模糊不清。

三是要有逻辑。看过一些来求指导的经济文章习作,发现有的写作叙述没有逻辑,层次不明和上下无关,看法很多但言无推理和证明;有的逻辑混乱,没有头绪、前后颠倒,甚至文中自相矛盾,阅读起来费时间不少。自己40余年经济文章的写作,之所以能够发表,有的还受到读者的鼓励,感觉很受益于青年时读过金岳霖老师的《形式逻辑》一书,他给了我思维能力的启蒙和文章写作逻辑严密的知识影响。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大学文科和理工科应当将其分别设置为在校学生的必修和选修课程。

四是言有学理。近年,国外一些国际组织、院校智库和经济学者,分析中国的长期经济未来会低速增长,大多是根据现代经济学一些主流模型仿真计算所得。对此,仅仅是定性辩驳其唱衰中国,并不能从道理上说服人家。我们还需要学理方面总结中国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与经济增长奇迹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形成中国体制改革开放内生影响经济增长的数理仿真逻辑,证明中国未来还有中高速增长的潜能,才有可能提振国人齐心合力和奋发图强发展经济的信心。

五是提出对策。在指导一些学生经济学文章写作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文中提出了许多问题,然而就下一步怎么办,要么泛泛地议论,却不能实际操作;要么批评说了不少,但没有提出对策。因此,也要写一些如何解决问题的文章。对策要面对现实,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要有可操作性,提供多种可解决的方案,并进行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这样的文章才更接地气。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