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了解 箜篌文化 |
箜篌城遗址公园内的箜篌雕塑 |
本报记者 秦华 文 李新华 图
开栏的话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在中国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从2000多年前的《诗经·郑风》到如今活跃在郑州市民身边的合唱团;从被誉为“古代中国民族器乐活化石”的新密超化吹歌,到登封“会唱歌的村庄”;从弦乐声声的箜篌到现代大型演唱会,郑州地区从古至今就“余音绕梁”不绝,人们浸润在音乐的滋养中,又不断创造新的音乐。
当下,星罗棋布于郑州各区的演艺场馆里各类精彩演出不断。高端音乐会、明星大咖演唱会更是彰显了“文化郑、年轻郑、国际郑、科技郑、服务郑”的多元魅力。郑州日报今起推出《我把郑州“唱”给你听》系列报道,从音乐的角度,把郑州“唱”给你听。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1200多年前,唐代诗人李贺听完一曲精彩的箜篌演奏后,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箜篌的美妙乐声,使天空的白云都凝结起来不再飘移流动。
箜篌,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乐神”师延在中牟制造出箜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音乐之声”。
诞生数千年来,箜篌曾经鼎盛一时,也曾一度失传,如今,这一古美乐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喜爱,书写着她“既有传承,更有创新”的前世今“声”。
古美箜篌 声入人心
7月初,“豫见齐鲁·山河有约——河南文化旅游产品(山东)推广周活动”走进山东,郑州、鹤壁、开封等地市的文旅代表团纷纷亮出自己最具特色的文旅品牌。其中,作为郑州文旅代表团重点展示推介的内容之一,箜篌音乐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中牟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服务科科长赵阳光等带来箜篌表演《大鱼海棠》,吸引了众多山东游客。
说起箜篌,很多人会感到陌生,但其实,我们早已与之有过交集:(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