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我把郑州唱给你听系列报道 心窝飞出垌头歌

垌头村村民唱响更广阔舞台 受访者供图
扫二维码 观看视频

本报记者 秦华

核心提示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在中国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从2000多年前的《诗经·郑风》到如今登封“会唱歌的村庄”,郑州从古至今就浸润在音乐的滋养中,又不断创造新的音乐。展现“文化郑、年轻郑、国际郑、科技郑、服务郑”的多元魅力,郑州日报推出《我把郑州“唱”给你听》系列报道,从文艺的角度,把郑州“唱”给你听。

登封市大冶镇,有一个出了名的“会唱歌的村庄”,叫垌头村。村里的农民合唱团,不仅唱出了登封,唱到了郑州,还唱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

会唱歌有啥魔力?不仅化解了村民矛盾,鼓足了干劲,在“文化兴村”战略下,垌头村还因此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村子美了,村民富了,村里建起了文化长廊、生态园、小吃一条街等,成为文旅部重点推介的特色村庄。

用文化凝聚人心

垌头村坐落在登封少林寺脚下,位处豫剧《朝阳沟》之乡,是宝贵的“文武交融”之地。走进村里,或清亮、或婉转、或稚嫩的歌声,时不时飘入耳朵,人们扫着地唱着,干着农活唱着,小娃娃们也随时能唱。从歌声中,从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中,“幸福感”这个词有了具象化的体现。

2008年,新当选的村支书董军政走马上任。村“两委”班子邀请文化志愿者、退休老党员秦书祥一起为村庄发展出谋划策,最终确定了以演唱经典歌曲为突破口,文化兴村的思路。

可让农民开嗓不容易,“一些村民心存疑虑和抵触:‘唱歌又不能当饭吃,有啥用?’”但董军政和秦书祥深知“村庄的发展需要‘人心齐’,而文化最能凝聚人心”,于是,董军政硬着头皮带头唱,秦书祥走家串户发动群众来唱歌,他们从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代表开始做工作,各自从自家推选文化领头人来参与全村爱国爱党大合唱和其他集体文化活动,带领村民出外参观学习,从每一个党员做起、从学唱第一首合唱开始,(下转二版)

2025-11-28,12461| 2025-11-27,12449| 2025-11-26,12441| 2025-11-25,12433| 2025-11-24,12425| 2025-11-23,12421| 2025-11-22,12419| 2025-11-21,12411|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