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我把郑州唱给你听系列报道 岁月之歌有回声

河南本土歌手杨明毅(左二)在音乐节上表演(资料图片)
扫二维码 观看视频

本报记者 李居正

核心提示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在中国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从2000多年前的《诗经·郑风》到如今登封“会唱歌的村庄”,郑州从古至今就浸润在音乐的滋养中,又不断创造新的音乐。展现“文化郑、年轻郑、国际郑、科技郑、服务郑”的多元魅力,郑州日报推出《我把郑州“唱”给你听》系列报道,从文艺的角度,把郑州“唱”给你听。

2015年,“我家有大别野(墅)牛羊成群,俺老伴儿陪着俺从没离身……”一口河南唱腔将饱含乡土情感的歌词亮相于中国好歌曲第二季的舞台之上,来自河南新乡的歌手杨明毅手拨琴弦,目光如炬,将豫语民谣在全国的舞台上再度唱响。

2021年,端午奇妙游水下舞蹈节目《洛神水赋》,宋清淼用空灵婉转的古典音乐将洛神舞姿悄然烘托。

或是台前,或在幕后,他们与家乡结缘、于城市扎根,又尝试以音乐为载体,将河南文化向更远更深处传递,已然成为这一代音乐人的“岁月之歌”,唱着它,向着过往追溯,见微知著,句句是回声。

结缘音乐 我存记忆于街巷

“郑州就是我的家,即便是回老家,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也是毫无距离感。”比起“河南省流行音乐协会副会长”“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吉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这些职务头衔,杨明毅更喜欢被别人记住“河南人”“豫语民谣创作人”的形象标签,这是一个身处不惑之年音乐人的“绝对自豪”。

20世纪90年代,流行音乐和知名乐队的曲目已经走入了河南的诸多城镇乡村。Beyond、唐朝、黑豹、零点等乐队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与热爱,也是在此时,遍布于河南各地的音乐人,逐渐留下了他们的音乐记忆。 (下转二版)

2025-11-28,12461| 2025-11-27,12449| 2025-11-26,12441| 2025-11-25,12433| 2025-11-24,12425| 2025-11-23,12421| 2025-11-22,12419| 2025-11-21,12411|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