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高度融合的美丽郑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对郑州生态园林建设管理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郑州市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牛建军说。

牛建军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全会战略部署,坚持“一个尊重、五个统筹”,把全面深化“三标”活动贯穿于园林绿化工作全过程,从园林绿化规划编制、公园功能完善、生态格局构建、生态廊道品牌塑造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积极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

一是加快推进专项规划编制。编制完成并实施《郑州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21—2035)》《郑州市公园体系专项规划(2021—2035)》《郑州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2021—2035)》,着力打造“山入城、绿荫城、水润城、景融城”的公园城市。

二是优化完善公园功能布局。针对老城区绿地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在城市更新工作中采取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等形式,持续推进老城区增绿添园建设,着重增加城市大型绿色斑块,实施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同时,深入探索“公园+”模式,出台《关于推进“公园+”模式建设的实施意见》《郑州市公园(廊道)场景营造和业态融合指引》,通过“公园+体育、+文化、+旅游”等措施,打造“一园一特色一活动一品牌”,促进城市绿色空间互联互通,实现公园功能的复合化、多元化、亲民化。

三是构建全域生态格局。结合黄河生态文化保护带、嵩山文化生态保护区组成的“一带一区”大生态基底,系统谋划“绿心”“绿肺”“绿脉”“绿环”“绿轴”等大型生态绿地工程,建设国家公园—区域公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游园等多级公园体系,推进生态空间链接成网,形成“城在林中、园在城中、林水相依、林路相随”的生态体系,打造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美丽郑州。

四是塑造生态廊道品牌。深入推进生态廊道系统性、连通性建设,重点结合“两环三十一放射”路网绿化以及河流水系生态建设,立足三环、四环、绕城高速等城市景观绿环,打造全线贯通的大环城绿道,沿线布局大型生态公园。同时,围绕各城市组团,规划建设小环城绿道,形成生态廊道网络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空间的功能和品质。

本报记者 裴其娟

2025-07-13,11434| 2025-07-12,11430| 2025-07-11,11422| 2025-07-10,11414| 2025-07-09,11406| 2025-07-08,11398|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2025-06-23,11287| 2025-06-22,11283| 2025-06-21,11279| 2025-06-20,11271| 2025-06-19,11259| 2025-06-18,11251| 2025-06-17,11243| 2025-06-16,11235| 2025-06-15,11231| 2025-06-14,11227|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