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志超
一抹晚霞,山村微染。淡红的霞,温润的夕光,山谷吹来清爽的风,又一个氤氲的傍晚。一缕淡淡的幽香飘来,多么熟悉的味道,抬头寻去,哦,原来是大门外那棵大槐树,白中泛青的槐花已缀满了枝头!来得那么突然,又是那么自然。
槐树的树干呈灰褐色,布满了沟壑般的裂纹,透着沧桑,怀着古朴。遒劲的枝杈间,隐藏着古老的秘密。墨绿的槐叶、嫩绿的新枝,萌发出一缕缕蓬勃的气息。槐树下有几个石凳,那是爷爷为了方便乡亲们乘凉,自己寻些石头,又一块块砌摆的。老家的地势比大路高一些,父亲为了保护槐树根部的土,用了整整三天为槐树垒砌了一道护墙。现在,干企业的二鹏叔又为树下添了两个排椅。因为这里是乡亲们心灵汇聚的地方,也是月下河洛大鼓唱响的地方。
曾记得月明风清的某个夜晚,铺着红丝绒的说书桌早已摆好,村里大鼓艺人张妮就是今晚的主角,只见他右手敲着“咚咚”的书鼓,左手摇着“叮当”的月牙板,他的嗓音沙哑而又粗犷,在坠胡、三弦的伴奏下,时而高亢激越,时而潺潺如水,唱出了英雄豪杰,也道出了人间悲欢,这说书声成了月下槐影里最美的旋律。也记得老支书扯着嗓子在树下高声宣布:“今年的小麦又丰收了!”那震耳的声音,至今还在耳旁回响。最有趣的还是槐树下看电影。那时,不管谁家婚丧嫁娶,还是孩子满月、老人过寿,都要请乡亲们看场电影。放电影前的拉绳子,扯银幕,都是我最乐意干的事情了。天黑了,槐树下,黑压压一大片,人头攒动。除了乡亲们自己带的小椅子,木桩、石块也是观影的天然座位。电影开始前,场面喧闹而纷杂,孩子们嬉戏着,大人们调侃着,卖瓜子的忙碌着,静谧的月夜开始了躁动。“忽”的一下,放映机的灯熄灭了,银幕亮了起来,树下逐渐安静下来,大家出神地盯着银幕,世界之大就浓缩在平方之间,人性之美也展现在天地之下,每个人的心跳都随着剧情在波动。银幕里演着台上的内容,银幕外也在演着青春的剧目,那些青年男女早就秘密约好了,你若留意,就能发现一对对小情侣台下的节目,拉个小手,打个情骂个俏,那月老儿看了都要羡慕几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露天电影成了美好的回忆,河洛大鼓也少了激情的看客,唯有这年年盛开的槐花,还凝结着浓浓的乡情。每到苏轼眼中“郁郁纷纷醉万家”的时节,香似琼花的槐花开了,又到了母亲分享槐花的季节。她总说:“槐花给大家都分些,咱自己哪能吃得完。”捋槐花的日子总是热闹的,左邻右舍都来了,也有从城里回来的。那些俊俏的小媳妇捋起槐花来,总不忘往嘴里送几口,引得树上的蜜蜂围着她们转起了圈圈,好像在抗议这些人抢了它们的蜜源。捋好的槐花淘洗几遍,不管是蒸、是炒,还是包饺子、蒸包子,都是可口的美味。最后,母亲还叮咛我给该来而没来的人送些槐花。
月光如洗,槐影绰绰。晚上的槐树下,更热闹。吃过晚饭,大家好像事先约好了似的,三五成群,坐在槐树下的长椅上、石凳上,开始了漫聊。“嗝,嗝”几声槐花味的饱嗝,也夹杂在嘻哈笑闹中,也不会有人去在意。老人们颤巍巍拄着拐杖出来了,他们斜靠在藤椅上,听着大伙儿的聊天,就像听他们自己的故事。大人的事,孩子的事,工作上的事,地里的活儿,都是这里的话题。李婶是个大嗓门,她和老伴种了三亩石榴,经常给大伙扯石榴的话题,今晚又嚷起来了:“今年地里有墒,石榴长得可宣了,大家到时候一定去帮我摘石榴呀!”白婶紧接着说:“看你说的,哪一年没去给你摘石榴?今年第一个去给你家摘!”张奶奶略带自豪地说:“咱们村的风气就是好,互帮互助多少年了!谁家婚丧嫁娶、收庄稼不是你帮我我帮你?就不用犯愁。”当然,每天的政治热点也是年龄大一些的男人必不可少的话题。有时候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也会争得脸红脖子粗,但这一点并不影响和睦的关系。
乡村的大孩子在月下飘忽不定,一会儿,从村东飘到村西;一会儿,又从南山爬到北山。小孩子也不肯回家入睡,围着大人转着圈、打闹着。我们这些不大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圈子,找几块石凳,聚在一起,谈古论今:三国、水浒、聊斋、武侠……无所不谈。
微风送来淡淡的槐香,丝丝缕缕,飘浮在空中,黏在屋檐房角,给屋子增添了诱人的味道;飘落蜂房鸡舍,给它们带来熟悉而又自然的享受;穿过果园菜畦,似一阵别样的香风掠过。这种诱人的清香,香而不腻、淡而不寡。悄无声息地飘入人群,笑语有了,烦恼没了;矛盾少了,人们情谊重了。槐香袅袅的月光里,人们低声私语着,高谈阔论着。远处水墨般起伏的山峦,若隐若现,一晕淡墨消失在暮色深处;近处月影中晃悠着墨绿透亮的槐叶,洒在地上已成斑驳、颤巍的碎影,犹如一个晃悠的夏梦。月色撩人,槐香疏影,那些浪漫的人早已沉醉在花香月夜里,凝望那片圆月,遥想嫦娥仙子是否悔吃了那颗仙丹,广寒宫的孤冷哪及人间的温暖呀。
我闻着槐香,听着河洛大鼓,沐浴着山村的月光,在这里慢慢长大,树下的故事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奏着时代的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