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PDF版阅读

准确把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王昌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这是我们党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大势作出的重要部署,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发展逻辑,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充分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决定》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许多重大改革举措,我们应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经济取得“两大奇迹”的关键因素。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在突出位置。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基础,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要切实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切实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二是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围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包括完善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逐步用新的生产力替代或改造传统生产力。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数字经济是重要的驱动力量。要顺应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等发展规律和趋势,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三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是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要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推进科研类事业单位改革,着力激发科技创新创造能力。要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着力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四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效能。主要包括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提高财政和金融治理水平等方面。要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把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要健全预算制度,完善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要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围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五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标志,也是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我国处在城镇化后半程阶段,要以提质创新为重点,完善优化城镇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围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适应城镇化发展阶段变化要求,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六是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有效应对挑战,努力拓展中国走向世界的发展空间。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服务贸易,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引进外资力度,支持企业有序“走出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七是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协同推进,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着力推动收入、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围绕缩小收入差距,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围绕推动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要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医疗卫生是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要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

八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促进生态领域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良性互动。要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2024-09-19,9411| 2024-09-18,9403| 2024-09-15,9399| 2024-09-14,9395| 2024-09-13,9387| 2024-09-12,9375| 2024-09-11,9367| 2024-09-10,9359| 2024-09-09,9351| 2024-09-08,9347| 2024-09-07,9343| 2024-09-06,9335| 2024-09-05,9323| 2024-09-04,9315| 2024-09-03,9307| 2024-09-02,9299| 2024-09-01,9295| 2024-08-31,9291| 2024-08-30,9283| 2024-08-29,9271| 2024-08-28,9263| 2024-08-27,9255| 2024-08-26,9247| 2024-08-25,9243| 2024-08-24,9239| 2024-08-23,9231| 2024-08-22,9223| 2024-08-21,9215| 2024-08-20,9207| 2024-08-19,919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