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发展的孟思童对未来信心满怀 |
本报记者 李娜 陶然 李宇航 文/图
染指流年,用化学的原理与方式探讨生命现象,在这场“生命化学”的探索路上,孟思童一走就是19年。之所以能够行稳致远,背后有着强大的助推力。
2017年,孟思童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先是入职了杭州的一家医学检验公司,工作两年后,2019年,他回到家乡郑州,这一回便是扎根。
也许有人会疑惑,为啥在外兜兜转转多年,最终还是选择回乡?孟思童告诉记者,郑州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除却家乡情结,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健全的人才政策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待遇优厚、专业契合、前景可观,对于我们是很有吸引力的。”孟思童向记者透露,刚回郑州时,面对住房等问题,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引进人才一次性发放10万元购房补贴以及每个月的1500元生活补贴,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生活压力,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
除了“真金白银”,“城市前景”亦是择一城安居的重要因素。孟思童表示,回到郑州后,他先后在两家医学公司就职,今年又来到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工作。在郑州工作的五年间,让他感受最深的,是整座城市出彩的科研环境和创新氛围,给人才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能的大舞台,而且这一环境还在不断优化。
“就拿我从事的生物医学领域来说,郑州可以说是一个发展新高地,有一批行业内领先的企业驻留,尤其是中原医学科学城的建设,吸引了很多医疗科研机构和企业落户。(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