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PDF版阅读

“徐梵澄国学三书”:以精神哲学重释经典

? 胡珍珍

近日,中国现当代著名精神哲学家、翻译家、印度学专家徐梵澄先生以英文著成的三部普及中国传统学术精华的作品《小学菁华》《孔学古微》《唯识菁华》首次完整译成中文,以双语对照单行本出版。

“现代玄奘”、中国新兴版画“第一人”、只留下背影的一代大师、诗人、书画家、艺术鉴赏家、评论家……生平近乎贯穿整个20世纪的徐梵澄,有着今人看来复杂多重的身份和难以企及的阅历。徐梵澄1909年生于湖南长沙,原名徐琥。幼塾老师包括杨度、杨钧等,后入雅礼中学接受全面现代教育。1926年考入湘雅医学院,1927年转入武汉中山大学历史系,开始发表文章;1928年又考入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因聆听鲁迅讲演并作记录,遂与鲁迅通信,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929年至1932年,梵澄赴德留学,就读于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其间为鲁迅搜求欧西版画,并自制作品寄与恩师,为中国现代版画最早之创作。回国以后,他寄寓上海,为《申报》撰写杂文和短篇小说,并受鲁迅之嘱有规模地翻译尼采著作。

抗战爆发后,梵澄随国立艺专辗转,1940年底入中央图书馆,编纂《图书月刊》,并授课于中央大学。1945年抗战胜利,梵澄加入中印文化交流计划,赴印度泰戈尔国际大学,任教于该校之中国学院;1978年,梵澄回国,次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员,直至2000年春去世。

“徐梵澄国学三书”是孙波先生主编的“徐梵澄全集”首批出版的三卷本,后续世纪文景还将以单行本陆续推出更多徐梵澄先生的经典著作和翻译佳作。这些成果虽然最初面向的是西方读者,但时至今日,让广大汉语读者借此了解汉语言文字、儒家思想及唯识学的精华,领略梵澄先生的语言和思想魅力,意义更胜以往。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