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深改微镜头】 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

专家在大棚里察看种植情况,实施精准帮扶

本报记者 赵冬 文/图

走进登封市大金店镇特色果蔬产业基地,放眼望去,各种蔬菜琳琅满目,油光发亮的辣椒、鲜嫩脆甜的黄瓜、酸甜可口的水果番茄……令人心生欢喜。

见到记者到来,梅村番茄大棚种植户刘慌张满是感慨地讲起种植大棚蔬菜后家里的变化。前些年,不仅要为腿部残疾的爱人治病,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家里欠了不少钱,日子过得很紧巴。这几年,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政策支持下,刘慌张抓住好时机,在郑州市农科院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在自家的三亩田地上建成了4座冷棚,通过引进新品种、新型棚膜,积极学习蔬菜种植新技术,不断积累经验和管理方法,收成逐年提高,盈利越来越可观。现在每个棚的年收入都在15000元以上,家里还清了债务,日子再也不“慌张”了。她告诉记者,这一切都要感谢郑州市农业科技研究院和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派驻梅村的工作队,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经过市场调研,选方向、建大棚、引品种、试装备、教技术,精准帮扶,种植户才更有底气、有信心发展蔬菜产业。

针对大金店镇蔬菜大棚多年种植的现状,市农科院专家在大金店镇进行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示范实验,充分利用当地食用菌种植规模大、菌渣多的有利条件,以菌渣为主要基质原料,培育、种植哈密瓜和番茄,对土传病害和根结线虫的防治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根据梅村哈密瓜种植情况,采用标准化种植,并通过多次举办哈密瓜节及特色蔬菜栽培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会,对当地及周边蔬菜种植户进行培训,使他们的种植和管理技术逐渐成熟。”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曾维银告诉记者。

大金店镇在发展大棚设施栽培的同时,也积极发展露地蔬菜种植,引进辣椒酱加工企业金椒港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农业实现农民增收。“我们公司统一提供种苗、肥料和技术,签订种植合同,鲜辣椒成熟后采取保护价收购,目前在雷村等周边发展辣椒种植6000余亩。还在梅村投资1800万元建成了年加工鲜辣椒2000吨的生产加工车间,实现了鲜食辣椒就地进行深加工,同时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金椒港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下转二版)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