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看郑州如何做好就业“加减法”

本报记者 李娜 陶然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民生福祉,就业为本。只有聚焦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千方百计地抓好就业这个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才能让就业发展新空间生生不息、向阳而生,从而确保产业动能行稳致远、市场供需双方匹配、就业结构优化升级。

近年来,我市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有效盘活“岗位存量”、持续做大“岗位增量”,做好就业“加减法”,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

支持稳岗扩岗

优惠措施时间延长

当好企业的“服务员”、纾困解难的“贴心人”。据了解,我市将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这一“减”对于各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政策将实施至2025年12月31日。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参保企业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以上,2023年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2023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0%,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以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大型企业按照企业及职工2023年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照60%返还。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等6类市场主体参照实施。“在‘免’上,我市针对招用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5年12月31日。”

6月,郑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组织企业参加省工信厅、省教育厅在河南大学举办的2024年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活动暨“优企进校 招才引智”专项行动。据统计,现场共收取简历119份,5名毕业生当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开展各类招聘会是为了积极响应‘中小企业服务月’‘春雨润苗’‘人社+金融’等专项、助企行动,减轻企业税收压力,缓解创业‘资金难’问题,以稳岗扩岗拉动就业形势不断向好发展。”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而在“真金白银”助企惠企方面,郑州市降低小微企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高至50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高至4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8年9月30日。2024年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46亿元以上。

聚焦重点群体

多项措施“叠加”助力

“我们郑州城发龙门美寓本批次配租房屋共519套,租金价格区间每月为1163元至1228元,配备家具家电,拎包入住……”8月的一天,刚毕业的小华正在听工作人员为自己介绍人才公寓——金水区城发龙门美寓的基本情况。

与此同时,一场郑州高校毕业生大型招聘会正如火如荼进行,现场邀请了7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9700余个,多位求职者正在这里找寻心仪岗位。

据了解,近年来,郑州积极实施青年创新创业行动,落实人才公寓、人才驿站、人才生活补贴、首次购房补贴等支持政策。“今年,我们还组织动员在郑州各类企事业单位推出至少20万个就业岗位,吸引青年人才留郑来郑创业就业。”市人社局对此早有安排,同时,统筹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基层服务项目,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另外,为帮扶更多低收入就业群体,我市在组织实施国债项目时,会选择一批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从而优先吸纳农村低收入群体就近就业。

提升就业服务

优化措施给予保障

“我们这儿附近有8栋写字楼、2.5万流动人口,这些人群中多数为青年人群,有大量的用工求职需求。”郑东新区商都路创业社区“乐业小站”的工作人员介绍。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为了打通市民就业“最后一公里”,我市聚焦人员集中居住区、人流密集区、产业集聚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等区域布局基层就业服务网点,因地制宜自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乐业小站”,在人才与企业之间搭建沟通桥梁。

3月,省人社厅发布《2024年“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稳规模优结构增实效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今年全年将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人数的目标。“目前,我市聚焦先进制造业、优质农业、高端服务业,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4.70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1.80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16.80万人以上。”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继续积极推进该项工作。针对创新人才评价开发模式,我市不仅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特级、首席技师评聘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技能人员破格申报高级职称。还将组织开展郑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产业骨干人才认定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遴选工作,引进培养研发创新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

如今,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平台企业已经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对此,我市聚焦此类群体,做好就业“加法”,积极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以及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保障异地工伤职工医疗待遇,让他们工作有所依,企业用工无负担。

2024-09-19,9411| 2024-09-18,9403| 2024-09-15,9399| 2024-09-14,9395| 2024-09-13,9387| 2024-09-12,9375| 2024-09-11,9367| 2024-09-10,9359| 2024-09-09,9351| 2024-09-08,9347| 2024-09-07,9343| 2024-09-06,9335| 2024-09-05,9323| 2024-09-04,9315| 2024-09-03,9307| 2024-09-02,9299| 2024-09-01,9295| 2024-08-31,9291| 2024-08-30,9283| 2024-08-29,9271| 2024-08-28,9263| 2024-08-27,9255| 2024-08-26,9247| 2024-08-25,9243| 2024-08-24,9239| 2024-08-23,9231| 2024-08-22,9223| 2024-08-21,9215| 2024-08-20,9207| 2024-08-19,919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