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左丽慧 文/图
人们常常用“化干戈为玉帛”表达文明、理性,用“温润如玉”形容谦谦君子,用“字字珠玑”形容文辞优美,用“金科玉律”形容法律条文尽善尽美……人类的价值判断、为人处世、审美标准,无不深深受到玉文化的影响。作为中华文明的符号象征,玉也是溯源中国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由中信出版集团历时两年打磨、最新推出的《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邀请13位资深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博物馆馆长组成的“玉文化天团”,为国人带来玉文化新知。记者也对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
“考古中国”系列精彩延续
“为了纪念中国考古百年,我们2022年策划推出了《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邀请到许宏等15位考古学家,讲述了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背后的考古故事。《玉成中国》则是‘考古中国’系列的第二本。”《玉成中国》编辑王晴介绍,玉的主题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如果用一种物质代表中华文明,那就是玉。”最新考古发现显示,中国人对玉的崇拜可追溯到距今1万年前。但玉文化究竟是怎么影响人的、对人们的影响有多深远?直到看到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玉成中国”的观点,王晴找到了方向。
叶舒宪对“玉成中国”进行了两个维度的阐释:一方面是自然地理的角度。在巨大国家版图的东南西北四极大方向上,都有美玉矿藏;另一方面是文化基因的角度,距今1万年前,吉林白城双塔遗址的玉扁珠是目前已知中国玉文化的起点。而经历数千年的发展,玉文化率先在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形成相对固定的组合体系,并随后辗转传播到中原地区,奠定了夏商周国家的玉礼基础。
“玉文化天团”精彩讲述
记者了解到,《玉成中国》的13位作者年龄跨度很大,从“30后”到“80后”。其中的“30后”就是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他师从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被誉为“红山文化第一人”;“80后”则是良渚博物院的副院长黄莉,曾助力良渚申遗成功。在《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中为读者们精彩讲述石峁古城和南海I号沉船的孙周勇及李岩,在本书中继续带来陕北高原玉器与岭南玉器的别样风采。
此外,还有叶舒宪的东北万年玉器、李井岩的8000年查海玉器、栾丰实的大汶口-龙山文化的玉礼器、张天恩的仰韶和屈家岭文化玉器、胡建升的凌家滩文化玉器、朱乃诚的肖家屋脊文化玉器、刘云辉的齐家文化玉器、王方的夏商时期玉器,呈现了万年以来,玉文化自北向南、自东向西发展的全景图。
“从考古现场出发,大家可以从玉器出土的背景窥见古人的价值观和宇宙观,也可以从其典型玉器的造型、工艺和用途中,窥见史前先民独特的精神信仰。”王晴表示,从中人们可以感受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玉文化特色及这些特色背后所反映的跨越时空的文明传承与交流。
美玉的故事呈现文明历程
研究30余处史前至夏商时期的玉文化遗址,能发现什么?王晴告诉记者,8000年前的流行风潮、数千年前巧夺天工的玉艺术品,以及玉器背后的传奇故事,都在无声讲述着中华文明的历程。
无独有偶,8月24日下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南阳黄山遗址考古领队马俊才在河南博物院举办了《文明在宛:文化交汇视角下的南阳黄山遗址》主题讲座,引来众多玉文化爱好者争相前来。黄山遗址规模宏大的制玉作坊再现了当时玉石器的完整制作流程,令人叹为观止,更被考古专家誉为中国史前“庞贝式”遗存,是研究中华文明的重要遗址——玉华帛彩,玉根国脉,玉成中国,让我们一起从玉文化中读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