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体新闻 PDF版阅读

“我是冠军,而你是未来”

李樟煜(右)、梁伟聪在颁奖仪式上 新华社记者 贺灿铃 摄

“比赛都是同场竞技,怎么看待你们两位之间的关系?”听到记者的提问,残奥会“四朝元老”、在巴黎收获第六冠的场地自行车选手李樟煜和后起之秀梁伟聪瞬间笑弯了腰。

“好队友!好对手!好朋友!”李樟煜概括得简洁精辟。一旁的梁伟聪则亲昵地喊了一句:“(他是)大哥。”

李樟煜和梁伟聪都患有先天性脑瘫,后遗症导致他们口齿不清、发音困难、平衡能力差、走路趔趄……但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却没能阻挡他们并肩作战、追逐梦想的脚步。

此次残奥会,两人一同参加C1级别比赛,C1是场地自行车项目中残疾程度最重的级别。由于表达受限,他们习惯用词汇或短语来回答问题,配合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以便让记者更好地理解。

开赛首日,两人便在男子C1级3000米个人追逐赛中携手挺进决赛。最终,“大哥”李樟煜凭借更为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发挥战胜梁伟聪,为中国代表团摘得本届残奥会的首枚金牌。

在31日的男子C1-3级1000米计时赛决赛中,这一幕再次上演。36岁的李樟煜成功卫冕,实现该项目四连冠,首次参赛的梁伟聪则以微弱劣势屈居亚军。

“一、二、三、四、五、六!”赛后的混采环节,李樟煜不紧不慢地掰着手指头,兴奋地跟记者比画着。“四届残奥、六个冠军,圆满啦!”

李樟煜夺冠后,大屏幕的慢动作回放给到场边已经完赛的梁伟聪。看到“大哥”的成绩超越自己的那一刻,梁伟聪的脸上写满了惊喜与敬佩。他用力鼓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赛后相见,两人紧紧相拥,共同向观众致意。整个赛场都被他们的活力所感染,变成欢腾的海洋。

两场比赛,两金两银,两面国旗两次同时在巴黎升起。

“(这届残奥会)没有遗憾!(因为冠亚军)都是中国的!”哥俩默契地指着衣服上的国旗,声音颇为嘹亮地重复着,“都是中国的!”

正如自行车队教练李鹏所说:“我们的队伍里没有人是骄傲自满的,大家伙充满正能量,亲密、团结、相互鼓劲。我们的提高都来自这些细节,团队配合很重要。”

对于梁伟聪来说,这次残奥之旅仿佛是一场梦幻般的冒险,他表示这次的体验“非常哇塞”,并信心十足地说:“下一届我要继续突破自己。”

职业生涯已经圆满的李樟煜意味深长且坚定地对梁伟聪说:“下一届我可能就不在场了,未来属于你!”

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刘扬涛

新华社巴黎8月31日电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