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市公安局反诈支队提醒: 老人须警惕这几类电话

本报讯(记者 任思领)近期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高发,诈骗手段主要为冒充客服类、充公检法类、虚假投资理财类,郑州市公安局反诈支队提醒市民提高警惕,多向家中老人普及相关知识,避免上当受骗。

第一类:冒充客服关闭抖音会员或百万保障诈骗。

套路解析:在此类案件中,诈骗分子往往会冒充客服,声称受害人开通了“抖音电商直播会员”或者“百万保障”等服务,如不关闭将产生自动扣费。之后诈骗分子会以协助操作关闭会员服务或保险业务为由,诱导受害人下载会议APP后打开屏幕共享功能以查看受害人资金状况。随后再以“核查账户”“验资”为由诱导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或者获取受害人银行卡信息及手机验证码后进行盗刷。

第二类:冒充公检法诈骗。

套路解析: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等政府机关人员,声称受害人银行卡或电话卡涉嫌洗钱、存在非法出入境等违法犯罪行为,以此对受害人进行恐吓,并要求受害人保密并配合调查。最后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诱导其下载会议APP或远程控制APP,通过屏幕共享功能获取受害人银行卡信息及手机验证码后进行盗刷,或通过远程控制APP直接操作受害人手机进行转账。

第三类: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套路解析:诈骗分子通过各种社交软件推荐股票、虚拟货币、期货等投资信息,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以交流投资经验为由,将其拉入“投资”群,听取“专家意见”,以有“内幕消息”等谎言取得受害人的信任,诱导其在虚拟网站或虚假平台投资。当受害人试探性投入并获利后,诱导其不断加大投入,直至榨干受害人的钱款。

郑州市公安局反诈支队提醒:凡是以不关闭“抖音直播电商会员”“百万保障”“百万医疗”将会按月扣费、影响理赔等为由要求“核查资金”,或要求下载未知APP 通过“屏幕共享”或“远程控制”协助指导操作的都是诈骗;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微信、QQ、抖音等社交软件私下添加好友进行办案,如遇自称公检法机关人员主动联系,应及时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核实;投资理财必须选择合法正规的平台和机构,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行业专家”“投资精英”,不点击来历不明的投资理财网页,不轻信非正规渠道下载的投资理财APP,以免上当受骗。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