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田野里的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

时至九月,秋凉渐起,登封大熊山上仍是一片青绿。在徐庄镇上山村的一片山坡上,四周鲜有人家,只见一排排蜂箱整齐摆放,成群的蜜蜂往来其间,嗡嗡声此起彼伏。

张占强就是在这青山中“放牧”蜜蜂的人。今年,他的蜂场再次迎来了大丰收,生产的蜂蜜较之以往质量更优、产量更多、售价也更高。这里面有啥“黑科技”?张占强笑呵呵道,要想蜂蜜好,就得让蜜蜂工作“标准化”。

“土专家”邂逅新技术

张占强今年53岁,从25岁开始养蜂,到今年已经有快30年的养蜂史了。他的养蜂场坐落于大熊山深处的一片密林中,面积不大,目前有80多个蜂箱,最多时有130多个蜂箱。

说起怎么把蜜蜂养好,平时寡言少语的张占强马上打开话匣子,培育蜂王、组建蜂群、巡检蜂箱、清除蜂螨、组织采蜜、割巢取蜜……可以说是把蜜蜂研究得透透的。不过,自认为已经是养蜂能手的张占强这几年却有了新收获。

2017年,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人员找到张占强,向他推广一项“成熟蜂蜜生产技术规范”。

最初,张占强不以为意,他心想,我养了半辈子蜂,难不成现在还要别人教?(下转二版)

本报记者 杨丽萍 赵冬 李宇航

2024-09-19,9411| 2024-09-18,9403| 2024-09-15,9399| 2024-09-14,9395| 2024-09-13,9387| 2024-09-12,9375| 2024-09-11,9367| 2024-09-10,9359| 2024-09-09,9351| 2024-09-08,9347| 2024-09-07,9343| 2024-09-06,9335| 2024-09-05,9323| 2024-09-04,9315| 2024-09-03,9307| 2024-09-02,9299| 2024-09-01,9295| 2024-08-31,9291| 2024-08-30,9283| 2024-08-29,9271| 2024-08-28,9263| 2024-08-27,9255| 2024-08-26,9247| 2024-08-25,9243| 2024-08-24,9239| 2024-08-23,9231| 2024-08-22,9223| 2024-08-21,9215| 2024-08-20,9207| 2024-08-19,919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