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黄澄澄的黄河水呦红彤彤的心系列报道 当“爆改”的风吹到黄河边

国际葫芦科育种专家点赞黄河滩区好“丰”景

本报记者 杨丽萍 文/图

“种菜黄河滩,天清水也蓝。大棚一百个,木屋两三间”。伴着熟悉的开场,周六早上7点,“老农”关占威准时上播了。

这位郑州黄河边的新农人,爱在直播时说农事道农趣,顺口溜张嘴就来,让人不禁对他、对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兴趣盎然。

其实“老农”关占威不老,今年刚过38岁。只不过常年面朝黄土风吹日晒,皮肤黢黑粗糙了些。喊他“老农”,是因为他学农业、干农业、忙农业20多年了,懂得多。

过去这几年,郑州的黄河边来了很多像他一样的新农人,往日滩区撂荒地,今昔“爆改”成了金土地……

撂荒地变金土地

3年前,惠济区沿黄种业示范基地落户古荥镇孙庄,孙庄村南头当年就建起一座种业科技园,关占威就是那时在这儿扎下了根。

“这里地处黄河滩区,以前是一片撂荒多年的废墟,我们来勘察时,发现虽然沙土上堆满了建筑垃圾,沙土下藏着石墩和砖块,但是土地肥沃,适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说起过去,关占威打开了话匣子。

勘察、落地、开荒、定植……在惠济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中原种业科技园全员上阵,带领周边村民用短短6个月完成了园区建设、作物种植等,创造了“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种植、当年办会”的郑州速度。

家门口的荒地在眼皮底下“秒”变科技园这件事,让孙庄村民大为震撼,接踵而至的另一个惊喜,则让他们倍感自豪。

那年秋天,2021年第三届郑州种业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原国际种业科技展览会(简称中原地展)如约而至。首创的“地展+网展+会展+蔬菜文化节”四位一体展会形式,吸引了800多家国内外参展企业慕名而来。

2米长的丝瓜、“花”一样的南瓜、绿宝石一样的番茄、苹果形状的苦瓜……6160个参展蔬菜品种硕果累累,(下转二版)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