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来考古工地赴一场

“知识与月光之约”

多种古典乐器倾情演奏

本报讯(记者 李居正 杨泽雅 文/图)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9月7日晚,商都书院街考古工地灯火通明,由数十名小朋友、家长与大学生组成的“赏月团”来到这里,参与了这场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中秋月夜晚自习”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学习考古知识、了解中秋内涵、追溯商城历史,在考古工地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白露之夜”。

在商都书院街考古工地入口,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细心迎接着每一位前来参与活动的市民。活动现场,每位参与者都可以领取“锦鲤花灯DIY”材料包制作花灯、聆听国风演奏、欣赏《文物里的郑州》。

活动一开始,身着汉服的小朋友就开始了对老师的“发问”。郑州为什么被叫作“天地之中”,又为何被称为商城,中秋赏月的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面对接连而至的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广阔从考古发现与学术研究的角度,进行了一一回应。

在这场活动中,小朋友家长和孩子们不仅对商城的悠久历史有了更深刻了解,还享受了彩色天幕、水中明月、国风演奏等精彩元素,汉服“小姐姐”倾情演奏多种古典乐器,“国潮风”与“氛围感”将这场“知识与月光之约”推向精彩。带孩子来参与活动的李女士赞叹道:“没想到还能在这么‘仙气飘飘’的地方学习考古知识,感觉太棒了,下次有机会还要来。”

中秋是中国传统佳节中比较重要的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月圆人团圆、平安阖家欢的美好期盼。拜月、赏月等中秋习俗,为人们欢度中秋佳节增添了多样的色彩。彩色天幕、水中明月、国风演奏……在商都书院街考古工地以这种“国潮风”参与中秋活动,给市民留下了记忆深刻的节日印象,可谓形式多样、惊喜多多。

据悉,为提升现场氛围感,活动整体动线道路内以“洗墙灯”与“踏步灯”亮化灯具在道路两侧交叉安装,形成多维亮化效果;在观影落座区域视觉正前方的水景区,放置“水中月亮”特别装置,营造遥望满月的效果,夜间在灯光的营造下意境十足。现场工作人员还介绍,此次观影区的打造,着重使用了“明月”的元素,不但契合中秋主题,还表达了千年时空演变下,历史沉淀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就像这不变的明月一般,指引并守望着今天的我们。

2025-07-26,11525| 2025-07-25,11517| 2025-07-24,11509| 2025-07-23,11501| 2025-07-22,11493| 2025-07-21,11485| 2025-07-20,11481| 2025-07-19,11477| 2025-07-18,11470| 2025-07-17,11462| 2025-07-16,11454| 2025-07-15,11446| 2025-07-14,11438| 2025-07-13,11434| 2025-07-12,11430| 2025-07-11,11422| 2025-07-10,11414| 2025-07-09,11406| 2025-07-08,11398|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