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做孩子们的“知心姐姐”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袁云亮 张虎猛

为师者,传薪促火,踏梦前行。

10年前的那个夏天,中牟县招教的齿轮打开了沈艳慧命运的大门,她成为新圃街小学的一名老师,实现了手执粉笔以传道、心怀责任以解惑的夙愿。作为党员教师的沈艳慧,在三尺讲台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誓言。十年磨炼,十年沉淀,辛勤耕耘,无私奉献。

师者如炬,爱似春晖;微光虽小,润泽一生。沈艳慧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来到新圃街小学之后,便要求自己做孩子眼里的“知心姐姐”。一次音乐课堂上,她用心理游戏结合音乐律动完美帮助了一位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孩子找回自信。自此这个孩子脸上有了笑容,眼里有了光,成绩也提升了。家长开放日,孩子的妈妈来校找到了她,拉着她的手表示感谢,说儿子的改变多亏有了她的帮助!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要点燃学生心中向上向善的力量。她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于是,她利用寒暑假“充电”,一边带娃,一边上网课。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考取了高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指导师及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持证上岗的沈艳慧,从此又多了一个身份,成为学校的兼职心理老师。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2021年5月份拍摄的第五届校园心理剧至今让沈艳慧记忆犹新。为了追求作品的原创,她连着一个星期熬夜看了100多部心理剧才写出自己想要的题材;用学校陈旧的摄像机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取材,一幕一幕地拼接视频。最终这部校园心理剧荣获省级一等奖,并代表中牟县参加校园心理剧展演活动。

守望初心,向阳生长。作为学校兼职心理老师,沈艳慧积极落实上级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切工作,开始了学校心理健康从“0”到“1”的打拼。着手筹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学校3000多名学生的“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为了把学生的“一生一册”心理成长档案落到实处,她利用午休时间埋头苦干,把7000多份问卷调查和学生基本信息表归纳整理,装订入册。“3474”,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只是一组数字,但是对于她来说这却是3474名学生的心灵成长档案。

除此之外,她还担任着两个社团的授课老师,从周一到周五每天的延时服务课,准时准点到岗。

沈艳慧的教育故事在音乐老师和兼职心理老师之间变换演绎着,进行着一场爱的修行,坚守着一种不变的情怀。她始终坚信,对于教育事业,唯有热爱,可寻幸福芳踪。

2025-04-21,10844| 2025-04-20,10840| 2025-04-19,10836| 2025-04-18,10828| 2025-04-17,10816| 2025-04-16,10808| 2025-04-15,10800| 2025-04-14,10792| 2025-04-13,10788| 2025-04-12,10784| 2025-04-11,10776| 2025-04-10,10764| 2025-04-09,10756| 2025-04-08,10748| 2025-04-07,10744| 2025-04-04,10740| 2025-04-03,10728| 2025-04-02,10720| 2025-04-01,10712| 2025-03-31,10704| 2025-03-30,10700| 2025-03-29,10696| 2025-03-28,10688| 2025-03-27,10676| 2025-03-26,10668| 2025-03-25,10660| 2025-03-24,10652| 2025-03-23,10648| 2025-03-22,10644| 2025-03-21,1063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