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立天地之中·为天地立心】系列报道

位于登封的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观测台

本报记者 杨丽萍 文 马健 图

东经113.147度,北纬34.401度。

在地图输入这个坐标,位置很快锁定到嵩山南麓的一片古松林中——登封市告成镇观星台。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坐标。

3000多年前,郑州先民以土圭之法证得此地“谓之地中”,启开“宅兹中国”的华夏鸿篇;

740多年前,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此修建观星台观星测影,窥破“日月安属”的苍穹之问。

及至今日,观星台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8处11项历史建筑之一,于2010年被一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世所公认的“天心地胆”。

片石高台窥日月,一行秋雁鸣天峰。

仲秋时节,掩映在一片苍翠古松林中的观星台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斗转星移间,指引后人穿越历史回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阳城,于寻幽探微中,见证“中国”肇始……

天中一测无余算

泱泱“中国”自此始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这是《周礼》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

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余其宅兹中或(国)”,佐证了西周“辨方正位”始迁天地之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而东汉大儒郑玄在《周礼注》中“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的注释,则印证了测定的“地中”为颍川阳城(今登封告成)。

在对“坐地日行八万里”一无所知的3000年前,古人如何实现对天地之中的测定?

史料记载,3000多年前,周公姬旦为营建新都用土圭木表立竿见影,“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证得阳城(今告成)“日至(夏至正午)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

而周公当年测出日影长度为“尺有五寸”的地方,就是观星台景区中周公测景台所在的位置。 (下转二版)

2025-07-23,11501| 2025-07-22,11493| 2025-07-21,11485| 2025-07-20,11481| 2025-07-19,11477| 2025-07-18,11470| 2025-07-17,11462| 2025-07-16,11454| 2025-07-15,11446| 2025-07-14,11438| 2025-07-13,11434| 2025-07-12,11430| 2025-07-11,11422| 2025-07-10,11414| 2025-07-09,11406| 2025-07-08,11398|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