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PDF版阅读

教师节特别策划·最美引路人

本报记者 周 娟

从润物无声到桃李芬芳,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让青葱少年梦想起航。为生动展现我市教育工作者立德修身、潜心育人的师者风采,郑州市教育局组建了“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最美教师巡回宣讲团,分赴全市各区县(市)开展巡回报告会,展现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执着,感受这份属于师者的最美情怀。

他们有的在教学一线默默耕耘,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有的扎根乡村,用爱心和耐心照亮孩子们的求学之路;有的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一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感受他们的教育情怀和奉献精神。

郑州市第十九初级中学 杨卫平

教无涯而学不止

“最美”心声

岁月悠长,灵魂生香。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率先垂范,学而不厌,做一个终身学习的老师,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一盏灯、一束光。照亮学生,优化自己,我是老师,也是永远的学生。

从教近40年,杨卫平在用心教好学生的同时,也一直坚持不懈地持续学习,从课堂到课外再到生活,她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增长育人智慧。

2020年,52岁的她通过层层选拔考核,成为中原名师培育对象。她也是这一批167位培育对象中唯一的“60后”。“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她年龄最大,学习也最勤奋,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三年间写了22万字研修报告、5万字教学设计、8万字课题研究,老师和学友笑称她为“领头杨”。

读书,教书,写书,她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不断有着更高追求。44岁开始,她陆续出版了《笑着做教师》《被学生感动的56个故事》《好老师教你做好父母》等畅销教育专著七部。目前,她的第八部著作《笑着做班主任:幸福老班的带班密码》正在走出版流程。孩子们都说:“总有一本杨老师的著作,让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名字,让我们知道自己有价值、很珍贵。”

在她看来,年龄不是限制,荣誉不是资本,她热爱学习,热爱讲台,热爱孩子。2023年10月,“中原名师杨卫平初中语文工作室”正式揭牌。经过不断学习和研究,她提出“共生语文”的教学主张,这样的课堂,不是老师给予,学生接纳,而是师生共同生活。她为每个孩子“私人订制”,因材施教,读书会、课本剧、演讲赛、辩论会,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示才华,彰显个性。一个曾经很贪玩的孩子说:“学习太有意思了,杨老师跟我们交心做朋友,真让人开心!”

三年间,她与榕麟和梓妍两位学生,创造了“学生画,老师写”的教育佳话。两个孩子把她个人和班级故事以卡通漫画的形式画出来,杨卫平则根据他们的画作写班级日志。师生双向奔赴,共同署名出版了三卷本65万字系列著作《我是老师,也是永远的孩子》,被多家媒体推送到各大网络平台热搜榜,点击量逾1200万。

她说,是孩子们推动她不断学习和研究,让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她会一如既往,把每一天都当作新的起点,日日出发,时时追求,正心明道,行稳致远。

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 张建涛

师生的“诗和远方”

“最美”心声

立壮志,为国强。在郑州美好教育这片沃土上,我将和一届又一届的宏志生一起,把教育变成美丽的诗行,把脚下变成无尽的远方。

“每一届学生就像小树苗一样,希望他们的根扎得深一点,干长得直一点、高一点;希望他们不但身心健康、学业有成,更要信念坚定、理想高远。”张建涛所在的班是“宏志班”,在他看来,教育要落实在春风化雨般的滋养和熏陶中。

教育如诗。他把期望融入诗篇,让情感流淌笔端。从2006年到2023年,17年的时间里,诗歌寄语成为他与每届学生彼此的念想,每天的励志晨语成了班级的精神闹钟。四季晨语,晨语四季。新的一届,他仍在继续。

一段美好的青春,必须有歌声做伴。他给每届学生一首专属的歌曲,给每届学生一段专属的记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录制《爱国担当,成就大我》《奋斗有我,不负时代》的主旨演讲,凝聚师生爱国热情。《复学第一课——我与祖国共成长》被推送至学习强国平台,建党百年主题班会《坚定信仰跟党走,火热青春献祖国》、开学第一课《致敬英雄,成才报国》被省教育厅推介。

他追求成绩,但更爱健康成长的孩子,更爱教育该有的样子。他把对孩子和教育深深的爱化为班级生活中浓浓的情。新生入校,他为孩子们准备迎新气球、棒棒糖;端午节一起一举高“粽”;毕业季为学生送上状元粥、心想事“橙”;节假日他进行单车家访,走进一个个孩子心里;外出学习或者讲课,每到一地总不忘给学生带些小零食:昆明的鲜花饼、重庆小麻花、青岛的小海鲜……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他带着学生打雪仗、堆雪人、跳大绳;为了疏导学生心理,举办同心鼓、班级卡拉OK、草地音乐会。班级充满欢声笑语、诗情画意。

一位学生成人礼后写道:“十八岁的我们,遇到了最好的你们,在最美的时光里。”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在一届又一届学生心中扎下了根,发出了芽,开出了花,结出了果。山村支教、国庆大典、上海世博会、杭州亚运会,到处都有宏志生的名字;国家部委、科研院所、卫星发射基地、C919大飞机项目,到处都有宏志生的身影。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们让青春在时代中闪耀光芒。

种桃种李种春风,守秋守夏守芳华。在学生学业有成的同时,他也收获了郑州市最美教师、郑州市首届教书育人楷模、河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在最美的时光里,他把教育做成执着一生的信念,感动一生的情怀,寄托一生的梦想,温暖一生的故事。

郑州市教工幼儿园 王向青

心中有爱 眼里有光

“最美”心声

教育就是发现孩子、发现自己、共同成长的美好历程!

她阳光、爱笑,看见孩子眼睛里放光。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一直是王向青的梦想,终于,她如愿以偿。

刚开始参加工作时,她不断找寻着和孩子们相处的最佳方式。她发现,每当自己讲故事的时候,孩子们就会特别开心。于是,她每天晚上对着镜子学讲3个故事,第二天再讲给孩子们听。后来,她把幼儿生活中的小事都编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她和孩子们的关系不断升温,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跟他们开启了“撒狗粮”似的相处模式,而这也是她最幸福的时刻。

每天早上,看着孩子们父母充满希冀、信任与不舍的目光,她深知,那背后是沉甸甸的托付。她用坚定的笑容告诉家长:一定会把一个更加阳光、健康、知礼的孩子交还给他们。她说,孩子们就像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迥异、各有不同,爱和陪伴是幼儿教师最美的语言。

“眼睛里有光、有儿童。”这是她某次参加公开课时,一位专家评委对她的评价。此后很长时间,她都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凭借破土而出的力量,不断地发现自己、超越自己。

求知路上,她从没有停下进取的脚步。带着教育的执着与勇气,从2009年开始,她连任郑州市第三届、第四届名师,中原名师、中原教学名师,一路走来,她站在更高的平台,见证了学前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

2015年,“王向青中原名师工作室”成立,五年时间,她培养了32位新教师,辅导了8名教师获得省市优质课、游戏比赛一等奖;接待师院学生、国培学员、河南省各级各类幼儿园、影子教师、跟岗实践等近20000人次的观摩活动。带领学员及老师们走入省内淮滨、潢川、洛阳、汝州等地方,送教下乡、讲座分享、区域教研是她休息日做得最多的事情。

淮滨邓湾乡幼儿园是一所农村乡镇幼儿园,也是她帮扶的园所,多次帮扶、指导后,大家真真切切看到了这个幼儿园发生的可喜变化。专业的老师、活泼的孩子、扎实的园本活动,这里有了一所优质幼儿园该有的样子。看到孩子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她更加笃定——一定尽我所能,辐射引领更多的老师,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资源。

她说,回顾自己的教育路,在与同伴同行、与专家对话、与反思交融中,她遇见蜕变的自己。在前行的道路上,她将和诸多教育工作者一起,从容、优雅地在专业的舞台上起舞。

荥阳市王村镇韩村小学 胡君丽

“站”成一道最美风景

“最美”心声

用粉笔耕耘,勾勒深爱的广度,用心血滋润,浇灌实业的厚度,我拄着双拐“站”成孩子们心中最美的风景,只要我还能走一步路,我就要站上讲台,倾尽全力,带着孩子们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小时候,胡君丽就很喜欢为同学和低龄的学弟学妹讲课,那时,她就是孩子群中的“小胡老师”。于是,教师成了她一生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她一直在努力。

“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带着这个信念,最初从教时,她索性把行李搬到学校,每天天不亮就开始练习英语单词的发音,学校的操场上、餐厅的小路上都有她背单词的身影。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上课前,她都要去听同学科老师的课,听完之后,她就找一间空教室,对着桌子和椅子一遍又一遍地讲,直到满意为止。就这样,她坚持了八年。

后来,王村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从中学抽调英语老师去小学支教,她第一个报了名。尽管王村镇韩村小学的条件比想象中还要艰苦,但是每天都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她依然教得开心。

然而,意外总是让人猝不及防。2016年12月,正在上课的她突然感到左胯疼痛,走路困难,一直不见好转,无奈去医院检查,竟被确诊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第一次微创手术后,她克服困难,重新站上了讲台。

除了要拄拐上课外,她每天都要穿三条保暖裤加一个电暖宝,为髋部保暖。她常常左手拿着线,架着拐,右手板书。一节课上下来,她的头发和衣服总是被汗水浸得湿漉漉的。

针对她的情况,学校建议她在家休养观察,但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双眼,她内心总有一种强烈的意念:必须留在学校,留在孩子们身边。

她的坚守感动了很多人,她两次接到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向幸福出发》栏目组的邀请,登上央视的舞台,向全国观众分享她的故事。在台上,当她听着王鑫鑫深情地叫自己“妈妈”,郭艺卓感动地说胡老师不仅教她知识,还教她做人的道理,使她受益一生时,胡君丽泪流满面。在这一年,她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颁奖晚会现场,主持人问她:“胡老师,您的病情有可能越来越重时,为什么还要坚持继续留在讲台呢?”她说:“我可以没有未来,但是我的孩子不能。使我留下的不仅仅是不舍,更多的是那份责任。”

人生有负重前行,也有温馨幸福,每当孩子们到家里看她的时候,当他们分享他们的快乐时,她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她说:“我虽然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我可以拓宽它的深度和广度。继续坚守在我热爱的三尺讲台,用忠诚、担当、拼搏、守正的教育作风雕刻教师这个光荣的称谓。”

郑州师范学院 王雪

“大先生”的新使命

“最美”心声

从“经师”到“人师”,用“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才能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成就“大先生”的新时代使命。

她是郑州师范学院的一名老师,也是一名志愿者。2004年,王雪大学毕业。从一所大学校园走进另一所大学校园,从一名学生变成一名老师。初为人师的喜悦,让她把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全部都投入到学生身上。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她把业余时间全部交给图书馆,把每一节课都视为作品的创编。她还利用节假日重修心理学、教育学,并考取了心理咨询师和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以专业水平为更多的学生答疑解惑。为带动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她定期献血并主动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她用心用爱铺就学生的成长之路。

2014年,她被校党委任命为美术学院团总支副书记。既要当好专业老师,又要做好共青团工作,新使命促使她开始探索与创新教育教学新模式。这时,她开启了人生的第一个志愿服务品牌——“樱桃四季红”,帮扶农民手工创业类培训项目。2014年至2016年,她带领学生在樱桃沟开展调研和培训活动近100期,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专业所长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体验专业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喜悦。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2018年起,她先后策划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逐梦青春 益路相伴”等多个项目。尤其是2020年策划的“郑师乡村课堂”关爱未成年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她首次尝试了“志愿服务+思政教育+教学实践”三者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高校和乡村学校的“双向奔赴,双向受益”。

在去年“国际志愿者日”当天,她组织乡村的孩子参加“逐梦青春 筑梦启航——郑州师院研学一日游”活动,从小学校园到大学校园的巨大反差,丰富多彩的研学体验活动,把孩子们的眼睛装点得色彩斑斓,把孩子们的梦想带入一个新的世界。

“支教八姐妹”的故事至今让她难忘。学校初教学院的学生梦华曾在2021年参与支教慰问活动。2023年,她不但第一个主动报名,还动员同宿舍另外7个小姐妹集体报名。

“强国必强教,强教必强师”,王雪说,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让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有机会深入基层,感受乡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希望有更多优秀的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选择奔赴乡村一线,真正实现“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

经过四年的奋斗,团队已经服务全省13个县市29个乡镇的61所乡村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期,参与志愿者近千人,受益学生上万人。为推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年的奋斗之路上,在师范学院这个“人民教师的摇篮”中,她努力践行着前辈师者们带给她的“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用心诠释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下转十版)

2024-09-19,9411| 2024-09-18,9403| 2024-09-15,9399| 2024-09-14,9395| 2024-09-13,9387| 2024-09-12,9375| 2024-09-11,9367| 2024-09-10,9359| 2024-09-09,9351| 2024-09-08,9347| 2024-09-07,9343| 2024-09-06,9335| 2024-09-05,9323| 2024-09-04,9315| 2024-09-03,9307| 2024-09-02,9299| 2024-09-01,9295| 2024-08-31,9291| 2024-08-30,9283| 2024-08-29,9271| 2024-08-28,9263| 2024-08-27,9255| 2024-08-26,9247| 2024-08-25,9243| 2024-08-24,9239| 2024-08-23,9231| 2024-08-22,9223| 2024-08-21,9215| 2024-08-20,9207| 2024-08-19,919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