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2022年1月的一个阴雨天,魏瑾来到中牟狼城岗黄河边拍摄灰鹤。在寻找灰鹤过程中,他隐隐约约看到十余只棕羽大鸟昂首挺胸从岸边一个长坑走出。这不是大鸨吗?魏瑾顿时惊喜万分,这是他在黄河边观鸟两年来第一次看到大鸨。
魏瑾再一次在黄河边看到大鸨已是两年后。2023年12月的一个晴朗冬日,他带着母亲来到狼城岗看灰鹤。一路上,他们看到一只大白鹭捉到一条泥鳅,又看到一只游隼和一只乌鸦打了一架。然后就是他和母亲要看的“主角”,成群的灰鹤在田里觅食,忽而又齐飞冲天,有上千只之多。“看完灰鹤后,我们站在田埂上向远处张望,忽然看到一群大鸨从一片芦苇中钻出,走到麦田觅食。”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魏瑾至今难掩激动之情,那天他前后看到3群大鸨。“中国大鸨的数量大约为1600只,而我们在郑州黄河边一次就看到了60多只,十分难得。”
我记录它们千姿百态
2023年3月2日,对魏瑾这样的观鸟者来说是平凡的一天,但也是难忘的一天。就在此前一天,他听说荥阳黄河湿地出现了十多只黑鹳,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驱车前往查看。
穿过邙岭,魏瑾来到黄河边。先看到一对冠鱼狗在吃鱼,随后又有几只灰头麦鸡飞了过来。水草间几只白腰草鹬在嬉戏,成群的棕头鸦雀在芦苇间觅食。转头又见一只白尾鹞贴地而飞,一群黄雀正在啄食树枝的嫩芽,树下还站着一只灰头绿啄木鸟。然而随着一只大鵟气势汹汹飞来,鸟儿们四散而逃。
魏瑾透过望远镜向黄河上看去,寻找黑鹳的身影。终于,一群黑羽红腿的水鸟出现在他的视野中。“真的是黑鹳!一、二、三、四、五……”他数了一遍又一遍,最后确认是11只。“往年我在黄河边偶尔也看到过黑鹳,但这次是数量最多的一次。”
夕阳西下,心满意足的魏瑾准备回家,可没想到,还有惊喜等着他。
路过邙岭的一个山坡,他突然看到8只红色的“大家伙”。“红腹锦鸡!”魏瑾一眼就认出了眼前的鸟,4雄4雌,很快就钻入了灌木丛。回到家中,魏瑾打开相机,回看一天里拍摄的收获。当日在黄河边,他一共看到44种鸟,其中大鵟、粉红胸鹨、红腹锦鸡是他第一次看到。
观测、拍摄、记录,4年多来,魏瑾在郑州黄河边看到过200多种鸟,每年都有新发现。今年在郑州黄河边,他第一次看到棉凫和水雉,第一次看到“一妻多夫”的彩鹬,第一次看到赤腹鹰筑巢育雏……刚刚过去的夏季,在荥阳木楼坡黄河边的一片树林里,他首次追踪记录了有“林中仙子”之称的寿带。而到了秋季,他最乐此不疲的事就是观测迁徙的猛禽,看着一群群鹰、隼、雕从高空飞过,他就一张一张地拍、一只一只地数。去年10月,他和其他观鸟爱好者一起在郑州境内共观测记录到20余种4000多只猛禽。
“观鸟就像是一个集邮的过程,比如沙锥有扇尾沙锥、针尾沙锥和大沙锥之分,他们外形很相似,我用了4年才在黄河边集齐这3种沙锥的照片。”魏瑾还把他在郑州拍到过的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等24种野鸭一一画出画像,组成了一幅郑州鸭类图鉴用于科普。
我守护它们生息繁衍
有一次在郑东杨桥黄河边拍摄,魏瑾刚架好照相机,突然一只红隼跳到了他身前,爪下还抓着一只胖胖的田鼠。魏瑾吓了一跳,随后便一下也不敢再动,生怕惊吓到它。红隼抓到的那只田鼠很肥,一时抓不起来。但它显然也被魏瑾吓到了,站在原地不动,想逃离却又舍不得丢下好不容易获取的食物。一人一鸟就这样一动不动僵持了几分钟。终于,红隼可能意识到面前的人不会伤害自己,它慢慢调整爪下田鼠的位置,然后抓起田鼠飞走了。
“观鸟也好,拍鸟也好,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打扰鸟。”魏瑾说,他们在黄河边拍摄时从来都是与鸟保持一定距离,宁可拍不到好的画面,也绝不凑近。对于那些距离很远停栖在黄河中央或飞翔在空中的鸟,他也从来不用无人机拍摄,因为无人机不仅会惊扰到鸟,甚至可能对鸟造成伤害。有时遇到受伤或生病的鸟,他也会及时采取救助行动。
近期在河南省科技馆,魏瑾组织了一场郑州地区野生鸟类科普活动。他把平时拍摄的鸟类照片以及捡到的鸟巢和鸟羽集中展示,生动地向前来参观的观众讲解鸟类知识。“爱鸟护鸟,首先要了解鸟,当你对各种鸟有了深入了解,自然而然就会爱上它们。”这几年,魏瑾在拍鸟的同时,一直致力于鸟类科普。他相信,随着人们爱鸟护鸟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鸟儿会更加安心地在郑州“安家”。
近年来,郑州市积极开展黄河湿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湿地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2004年,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成立。20年来,野生鸟类从保护区设立之初的169种,增加到目前的29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每年迁徙季,在郑州黄河湿地停歇和越冬的候鸟有近百万只。魏瑾说,正是由于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才能与更多的鸟类邂逅。
听,百啭千声随意移;看,一行白鹭上青天;羡,雄飞雌从绕林间;伴,相亲相近水中鸥。在春夏秋冬流转中,魏瑾与黄河上的鸟儿相知相伴、相守相约。秋风起兮白云飞,一年一度的冬候鸟迁徙季已经拉开帷幕,魏瑾如约守在黄河边,他期待着与那些“老朋友”见面,也希望能邂逅更多“新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