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十个维度给新一轮中部崛起画像

新华社记者

中秋假期,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旅游,“90后”“00后”游客占比接近50%;湖北即将成为中部第5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安徽举办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中部制造”引发关注。

在经济承压的时刻,频频传来的好消息,凸显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的中部地区正在注入崛起的新动能。

这一次,关于“崛起”的表述前缀是“加快”!

今年是“中部地区崛起”提出20周年。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指出“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又会迎来新一轮高潮”……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面积占全国1/10,人口占全国1/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中部六省均进入全国GDP前20位,经济总量占全国1/5多。近年,中部省会频频以“文旅网红”“经济黑马”的形象出圈,中部地区文旅消费、新能源、新制造业的表现屡屡令人惊艳。

在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之下,中部地区崛起呈现哪些新动向、新特点、新的可能性?让我们从十个维度观察和分析。

粮食:靠“天赋+努力”坐稳中国“第一大粮仓”

当下的中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粮仓”。

中部六省4亿多亩耕地,约占全国1/4,生产全国近1/3的粮食。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5个在中部。

中部被誉为“中国的厨房”。网上流传一组食品加工业的数字:全国市场上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以及80%以上的速食酸辣粉都来自河南,全国小麦产量第一大省。

“第一大粮仓”的发力点是耕地和种子。2023年,河南耕地面积稳定在1.1亿亩以上,安徽耕地面积约8342万亩,湖北新增耕地面积83.79万亩。湖南耕地面积连续三年“进大于出”,累计净增超50万亩。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也在提升。河南启动新一轮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安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5%,湖南提出要把480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以河南为例测算,1500万亩示范区全部建成后,每亩可多打220斤粮,共计增产粮食33亿斤。 (下转三版)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