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绳结技艺大赛 共飨文化盛宴

参赛选手展示作品 本报记者 白韬 摄

本报讯(记者 黄栖悦)近日,“华夏手造杯”2024中国传统绳结技艺大赛在河南省郑州市的华夏手造创意体验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手工艺术爱好者带着作品齐聚一堂。当日,评审组现场进行打分和评审,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作品,并现场颁发荣誉证书和礼品。

据了解,活动自9月6日发出邀请函以来,报名者络绎不绝。这些报名者来自全国各地,各个身怀绝技,有的是非遗绳结传承人,有的是绳结和钩编爱好者。截至9月20日,大赛共收到了超过200件作品。

“这是蝶恋花,我做两个是因为好事成双。”在技艺比拼时,来自广州深圳的神曲(网名)告诉记者,其做中国绳结技艺已有20余年,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是与各地爱好者进行交流与切磋,也希望中国绳结技艺能被更多人了解与喜欢。

在众多参赛者之中,记者注意到一个年轻的正在认真编织的身影——小何,她来自焦作武陟。小何的母亲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绳结技艺传承人,在母亲的影响下,小何自幼便开始学习中国绳结艺术。从最初简单的手链编织开始,到后来逐渐掌握了蝴蝶结、祥云结以及寓意吉祥如意的如意结等多种复杂样式。“我非常荣幸能够继承并发扬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小何说。

当日,评审组现场进行打分和评审,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作品,并颁发荣誉证书和礼品。来自北京的侯瑞林以《九州同庆》的作品荣获特等奖。他对记者介绍自己的结绳经历与作品:“我今年72岁了,从1989年开始编绳,来参赛的这个作品是我的代表作,另一个已被沈阳的朋友所收藏。”

首届全国绳结技艺大赛在郑州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场技艺的较量,更是一场文化的盛宴。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