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世界级大遗址走廊探源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
本报讯(记者 杨泽雅 文/图)9月24日晚,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三门峡市政府主办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世界级大遗址走廊探源活动启动仪式,在三门峡市仰韶文化博物馆举行。活动立足河南华夏文明主根、国家历史主脉、中华民族之魂重要地位,聚焦华夏文明在河南大遗址的起源、发展和传承,将通过主题活动、网络直播、青年探访、系列短视频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河南省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果,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活动,生动讲好“河南里的中华文明故事”,吸进更多游客来河南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是全国大遗址分布最集中、蕴藏最丰富的地区,全省目前共有大遗址21处,已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7处、立项10处,数量均居全国首位。三门峡仰韶村和庙底沟遗址、洛阳二里头和汉魏(隋唐)洛阳城遗址、郑州大河村和商都遗址、开封城摞城和州桥遗址、安阳殷墟遗址等,如一条璀璨的文明走廊,串联起华夏文明,拉长了历史轴线。2021年12月,河南省委明确提出构建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世界级大遗址公园走廊。经过近三年的建设,我省世界级大遗址走廊已具雏形,已经成为一条串联古今的文化带、近悦远来的旅游带。
五城联动环节,三门峡、洛阳、郑州、安阳、开封的考古工作者向大家发出“探源”邀请,深入遗址现场,走进考古遗址公园,感受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
活动现场,来自大遗址走廊上的五个城市进行了沉浸式推介,《打卡三门峡》《远古的回响》《妇好遐想》《神都英雄会》《东京梦华录》等节目将大遗址走廊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非遗琉璃珠烧制项目、锤草印花非遗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等传承人在世界级大遗址走廊文创集市上亮相,来自大遗址走廊上的五个地市纷纷摆出特色文创和非遗制品,吸引现场无数目光。
郑州的“生态保遗”模式、洛阳的“避开老城建新城”策略、安阳的“殷墟模式”以及开封的“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理念……在推进大遗址走廊建设的过程中,河南始终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使得古代大遗址与现代城市文化和谐共生,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如今,河南的大遗址走廊已成为古老与现代交融、历史与未来对话的重要平台。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河南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让大遗址以更加多元、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不仅提升了观众的体验感和沉浸感,更让古老的文明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随着大遗址走廊建设的不断推进,河南正逐步构建起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和旅游带。这条走廊不仅让古老的文明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更让中华文明的光辉在新时代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