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体新闻 PDF版阅读

马伯庸:拒绝重复

最美四月天,读书“郑”当时。“世界读书日”掀起的阅读热潮还正在持续着,24日晚,知名作家马伯庸携新作《两京十五日》来到郑州购书中心与绿城读者见面,并在见面会前接受了郑州报业集团旗下正观新闻的专访。

此次郑州之行,无论是采访环节,还是与读者交流,马伯庸都显示出如在微博上那样风趣、睿智的一面。他笑言:“来郑州是为了喝一碗胡辣汤,吃一碗羊肉烩面,两餐的间隙,才是参加活动。”他还热情地通过正观新闻向读者问好,倡导大家“多读书”。

《风起陇西》《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马伯庸的作品,总是从历史背后的细节与夹缝中找到脑洞,从浩瀚的史料中,发掘出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继而用文字展开一场悬疑之旅,比如《长安十二时辰》的源头可以溯源到《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书中的一句话:“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这次也不例外,马伯庸介绍,《两京十五日》的故事灵感来源于《明史》中一段不足50字的真实记载,推演了一段朱瞻基15天从南京回到北京的惊险故事。

写作之于马伯庸,是一个尽情想象和自我克制张弛有度的过程。“想象的时候尽情展开,形成文字展现给大家时,一定要做一些克制。”即使是在相同的历史悬疑类型小说中,马伯庸也没有掉入情节雷同的“圈套”,这次《两京十五日》,也希望给读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故事。“我会刻意去避开重复,我的每一本书,在情节、选题、风格,甚至创作方向上,都和其他作品不一样,我不喜欢重复,尝试新东西才能让我更有创作热情,所以希望能够变化多一点。”

谈到阅读,马伯庸说:“读书一定要多读、杂读。只有这样,才能碰到与你有缘分的书。”在他看来,流行文学、畅销书和经典名著没有区别,“如今的‘四大名著’当年都是在瓦子、勾栏里由说书人演绎的,是标准的畅销书。所以,畅销书和经典名著只是今天的两种评价体系,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 本报记者 秦华

2025-11-21,12411|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