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际国内新闻 PDF版阅读

长江口二号古船“入舱”

新华社上海9月28日电(记者 孙丽萍 丁汀)“长江口二号古船启动试发掘!”28日上午,在位于上海杨浦滨江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随着一声号令,巨型黑色钢架和玻璃构造的考古智能保护舱被“一键开启”。多名考古工作者持手铲走进考古舱,开始发掘文物。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一艘清代同治时期的木质帆船,也是目前我国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2022年11月,这艘古船被整体打捞出水,迁移至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存放。

记者了解到,上海已在杨浦滨江建成国内领先的考古工作站,内嵌我国超大型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系统,包括可开合考古智能保护舱、综合考古发掘平台、文物保护实验室三大模块。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此次长江口二号古船试发掘区域位于古船南端。考古工作者将布设4个探方,挖掘面积约为124平方米,深度约3米。此次试发掘意在摸清古船整体结构,为全面开展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做准备。

记者在现场看到,出水多时的长江口二号古船仍难睹“真容”,船身覆盖泥土、爬满藤壶,犹如沉睡的“时光宝盒”。古船被一个长度达14米的“黑匣子”守护,也就是考古智能保护舱。“黑匣子”外面,已建成一座总建筑面积达3671.17平方米的“白房子”——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工作站。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说,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工作站是目前我国最先进、体量最大的智能化考古专用工作站,填补了我国超大型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领域的空白。

据悉,长江口二号古船试发掘将在2025年1月结束,正式发掘预计在2027年之前完成。上海计划在杨浦滨江建造一座考古主题博物馆。

2025-07-17,11462| 2025-07-16,11454| 2025-07-15,11446| 2025-07-14,11438| 2025-07-13,11434| 2025-07-12,11430| 2025-07-11,11422| 2025-07-10,11414| 2025-07-09,11406| 2025-07-08,11398|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2025-06-23,11287| 2025-06-22,11283| 2025-06-21,11279| 2025-06-20,11271| 2025-06-19,11259| 2025-06-18,1125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