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我市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十七条措施提升境外来客支付便利性

本报讯(记者 董艳竹)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近日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若干措施》,立足提升我市支付服务水平,聚焦提升刷卡支付覆盖面、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更好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等方面,出台17条具体举措,推动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落细,让境外来客在郑支付更便捷更安全。

提升刷卡支付覆盖面

《措施》提到,支持公共事业缴费、医疗、景区、商场、餐饮等便民服务场景使用银行卡支付,组织各领域相关商户、银行、支付机构完成境内外银行卡受理终端(POS机)布设和升级。大力推广境外银行卡关联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

推动重点场所及重点商户受理外卡,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医”等重点领域,在郑州东站、少林寺等重点场所,做好重点场所和重点商户接受外卡刷卡支付的宣传引导工作,提升我市外卡POS机覆盖面、受理精准度。支持驻郑金融机构在重点涉外酒店、重点文旅场所等增加POS机。银行业金融机构(驻郑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在重点场所和重点商户新增的POS机,要支持外卡支付。

推动地铁、公交等场景支持境内外银行卡非接触式支付。引导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对支付受理系统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境内外银行卡非接触式支付。

推出现金“零钱包”产品

除刷卡支付,郑州还将进一步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措施》要求,各行业部门要加强对重点领域商户、酒店、旅游景区、出租车运营主体的宣传引导,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高效满足老年人、入境人员现金支付需求。

指导驻郑银行保持现金业务网点及自助现金机具等基础设施处于合理规模,保持现金服务能力稳定,满足公众存取现金需求;不得随意停办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或降低服务质量;面向商户开展零钱兑换、残币兑换、小面额兑换等现金服务,推出标准化、多样化的人民币现金“零钱包”产品,服务周边商户零钞备付;结合实际开通自助设备支取小面额零钞功能。推动驻郑银行与出租车、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医院、连锁餐饮、重点商圈等行业经营主体建立零钞备付工作机制。

同时推动自助取款机(ATM)合理布放和优化改造,在重点领域内的重点场所,如郑州东站、丹尼斯大卫城、华润万象城等场所增加ATM布放,并做好取现卡种标识张贴等工作;推进重点领域ATM的适老化、适外化改造,提供多语种、关怀、无障碍浏览等模式。 (下转六版)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