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叶”与“根”的深情 ——闽商“筑梦”在新郑

本报记者 张立 通讯员 张温良 常春阳

在日前举行的河南省第十四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中,宜顶烘焙食品生产销售项目签约新郑,成为黄帝故里又一闽商企业。近年来,闽商在新郑扎堆投资,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投资正是反哺

清晨,张宏茂从新郑新区的家驱车到新郑机场,乘坐早班飞机前往福州,上午9点到达,中午可在福州与亲朋共进午餐。

交通便利是闽商投资新郑的重要原因。“2003年到新郑,晚上8点店铺就关门,想买包香烟,就得到市中心。”张宏茂是河南福华钢铁集团总经理,投资新郑20年,新郑已今非昔比,企业也从弱到强。福华钢铁年产钢120万吨,是郑州三家钢铁企业之一。“河南钢铁市场大,产能提升空间大。企业正按政策积极布局今后蓝图,扎实练好内功,储备技术人才,必定迎来成功。”先后在政府与民企工作两个20年、年逾六旬的张宏茂信心十足。

福华计划投资30亿元升级扩建,建设融物流销售与报废汽车拆解回收为一体的特优钢生产基地,实现年拆解废旧汽车10万台,年产值达50亿元。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60万人的县,三分之一在国外,三分之一在省外,其余在家。”福华钢铁数十人的管理团队多数来自福建,常年奔波打拼,闽商更重亲情,他们祖上多数来自中原。新郑是黄帝故里,全球华人老家,来此工作,正是反哺。

河南闽商,郑州最多

众智蝶变,合赢未来。紧邻机场的薛店镇,众合石材城是闽商聚集地。老家在山东、新家在厦门、常年在新郑的杨通是新闽商,他经营的石材城中部地区堪称“高大上”,集石材加工生产批发为一体,现有20多家福建水头石材企业。

“世界石材加工,最高水平以前在意大利,如今是水头。”走进园区展览馆,大自然鬼斧神工与精湛工艺巧妙结合,美轮美奂,让人震撼。杨通说,新郑园区有与水头同等工艺水平,已采用高清扫描实现网上销售,部分产品远销海外。目前正在完善生产、直播、物流全产业链,承接市场外迁。

“世界没有远方,新郑就是故乡。”杨通说,闽商多以血缘关系聚集,到一个地方投资,多是扎堆组团,河南闽商总数十多万,郑州最多,而相比郑州周边县市,新郑闽商更为集中。 (下转二版)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