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河南全力守护黄河长治久安

(上接一版)“第二道防线”是对“落地雨”进行评估。目前河南黄河流域已建成424处雨量站,当降雨发生时,第一时间将降雨时间、降雨强度等数据传入洪水预报模型,对产汇流过程进行分析和推演。

“第三道防线”是对“洪水”演进进行监测预报。河南黄河流域已初步建成水文站33处、安装工程水尺136处、布设河道大断面198个,实现对洪水全过程、全自动水文监测感知,从而实现上游水文站的精准测报,以及向下游水文站或断面预报洪水演进信息,实现滚动传导预报。

大力开展数字孪生黄河建设

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河南大力推进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有力推进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目前,河南已建设河南黄河“四预”一体化平台、河南黄河智慧管理系统等,结合河南黄河自主研发的“智能石头”“智能测艇”等现代化设备,实现险情“预警、核实、上报、处置、评价”线上闭环管理,开启“掌上巡河”时代。“智能石头”被水利部列为水利技术示范项目并向全国推广,河南黄河5项成果入选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优秀应用案例名录和十大样板名单。

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自1999年黄河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河南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克服来水偏枯等不利条件,有效应对流域干旱等严峻挑战,保障了省际高村断面流量连年达标,实现了黄河干流连续25年不断流。25年来,河南黄河干流累计供水643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河南黄河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黄河下游来水偏少,水沙关系失调加剧,河道淤积加重,过流能力严重萎缩。2001年12月小浪底水库全面建成,为实施黄河调水调沙提供了工程条件。截至2024年汛前,黄河下游河道累计冲刷泥沙21.6亿立方米,主河槽平均下切3.1米,过流能力提升至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河道行洪能力显著改善;小浪底水库累计排沙29.2亿吨,减少了水库淤积,延长了水库拦沙使用时间;同时向河口三角洲生态补水,为湿地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今年7月,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与小浪底等水库联合运用,将进一步增强黄河水沙调控和水资源调蓄能力,对健全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25-04-24,10868| 2025-04-23,10860| 2025-04-22,10852| 2025-04-21,10844| 2025-04-20,10840| 2025-04-19,10836| 2025-04-18,10828| 2025-04-17,10816| 2025-04-16,10808| 2025-04-15,10800| 2025-04-14,10792| 2025-04-13,10788| 2025-04-12,10784| 2025-04-11,10776| 2025-04-10,10764| 2025-04-09,10756| 2025-04-08,10748| 2025-04-07,10744| 2025-04-04,10740| 2025-04-03,10728| 2025-04-02,10720| 2025-04-01,10712| 2025-03-31,10704| 2025-03-30,10700| 2025-03-29,10696| 2025-03-28,10688| 2025-03-27,10676| 2025-03-26,10668| 2025-03-25,10660| 2025-03-24,1065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