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董艳竹)2020年以来,省市体彩公益金共投入8370万元用于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率达100%,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全民健身基层健身指导站点达5012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7843人,……10月23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主任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体育郑州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近年来,我市大力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治理等协同发展,努力让体育郑州建设为群众幸福“加码”。
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体育不仅是赛场上的竞技,更是人民群众越来越认同的生活方式。近年来,郑州市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发展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度更高,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更多,群众健身更自由。
报告提到,2020年以来,省市体彩公益金共投入8370万元用于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推动体育惠民,方便群众就近健身”连续多年被列为郑州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以加快推进全民健身设施三级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大我市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健身路径2208条、多功能运动场175个、智能健身驿站120个、社区健身中心138个、社会足球场381个、体育公园10个,社区、乡镇、农村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覆盖率在全省率先达到100%, 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率达100%,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已基本形成。
我市持续加大融合改造,推动体育场地设施进金角银边、公园、广场、游园、绿地、河道湖泊沿两侧、生态功能区等公共休闲场所,将体育场地与公园绿地有机融合,加强公共体育场地建设的规范性、合理性、均衡性。截至目前,已对金水河沿线体育设施优化升级,下一步将对世纪公园、青少年公园、西流湖公园、惠济区古树苑、新密市老年健身示范园等进行整体改造提升。
力争“十五五”实现县级体校全覆盖
高水平的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是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我市持续完善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单项体育协会为支撑、体育俱乐部为主体、全民健身站点为阵地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2024年将“体育工作融入网格化基层治理”列入郑州市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依托全市网格216个一级网格、3480个二级网格、17086个三级网格、54161个微网格,织密全民健身服务网格。
持续开展科学健身精准指导“六进”服务,全民健身基层健身指导站点达5012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7843人,打通基层群众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积极组织全民健身系列体育赛事活动,开创“一区一品”全民健身特色品牌建设,普及赛事活动进社区、进基层、进校园。
围绕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我市出台相关政策,增强学校体育专业力量,推动学生熟练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加强传统项目学校的培育和创建,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99所省级传统项目学校,168所市级传统项目学校,建成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83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100所。
为深入推进体育郑州建设,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编制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标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事业,完善社会力量建设运营体育设施、举办体育赛事活动有关扶持政策。推动区县(市)体校办学转型发展,提升体校竞技体育的功能和作用,争取“十五五”实现县级体校全覆盖。建成一批体育特色鲜明、体旅有机融合的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精品项目和精品路线,着力构建体旅协同发展新业态,努力把群众体育做“好”,竞技体育做“强”,体育产业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