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本报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何录萍

正值春季,走进二七区马寨镇刘胡垌村安置区,映入眼帘的是绿草成茵,风景美不胜收。连日来,小区群众发现这里环境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平整干净的路面、规划整齐的停车位、品类丰富的绿植景观、增设的儿童游玩设施,整个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回迁之初,很多人不能适应从独门独院生活到小区集中管理的生活模式。把公共绿地当成菜地,黄土裸露、杂草丛生。” 居民们回忆,由于缺乏配套设施,群众自己拉着破旧的桌子、椅子打牌、晒暖,影响了小区的文明形象。

今年,刘胡垌村新一届“两委”班子自上任以来,把提升小区生活质量作为“开门一件事”承诺事项,对安置区院内硬化路面、栽树种花、铺设草地、安装电动车棚、设置游乐设施、实行垃圾分类,让居民生活条件得到了质的提升。同时理顺管理机制,把安置区绿地划分“党员责任田”,统一制作党员分包片示牌。有了责任田,刘胡垌村党员时帅说:“每天在院内散步转圈的时候看一看自己的责任田,有居民乱扔垃圾就及时劝导,看到草地维护的效果,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现在的小区内,原来的杂草丛生变成了绿油油的草坪、老年人在统一配置的椅子上聊天、打牌、下棋,孩子们在新安装的游乐设施上玩得不亦乐乎,眼睛所到之处皆为生机盎然、和谐幸福的画卷。同时,结合党史教育,刘胡垌村还在小区内安装了党史大事件的宣传栏,铺设“学党史之路”。用100块展板,把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事进行展示,让辖区群众在休闲散步之余,学习党的历史。

居民郭曼曼说:“现在小区的变化非常大,在家门口都能感受到各种之前体验不到的活动,有了整齐的绿化,儿童游乐设施也很健全,尤其是电动车棚的安装,之前电动车乱停乱放,不但挡路,还有人私拉飞线充电,有安全隐患。现在有了车棚,方便了很多,安全感也提升了。”

除刘胡垌村外,马寨镇张河社区、程炉社区、张寨安置区,都分别在充电桩增设、“飞线”治理、绿化提升、垃圾分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安置区的功能和面貌得以进一步提升。

马寨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市委、区委“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工作部署,聚焦群众生活水平提升,以“学党史忆初心”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深入推进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服务提升行动,通过服务阵地建设、服务水平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切实提升居民家门口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