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娥
深秋,层林尽染。在雾霭中挽着一盏蒙蒙的云朵,登上襄城县紫云山。我是慕名而来的。
万亩槲树合衾一夜秋霜,羞涩成漫山酡红,与青翠伟岸的竹林红绿相间,天然成趣。秋风过处,传来翠竹与槲树和鸣的声音,犹如大自然的窃窃私语。
山深藏书院,林樾鸟鸣溪。曲径落红,清幽静寂而又不失热情壮美。青竹夹道,跨过二柏(两棵古柏)三石(三条红岩石)一孔桥,拾级而上,进入紫云书院。一阵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从时光深处传来,有辩论,有格物,更有穿透历史的洪钟大吕震声激越。
明成化四年即1468年,浙江按察使李敏丧母回乡守制,因爱紫云山之秀丽清幽,盖了三间草屋,收集数千卷书籍,与学者讲习其中。
500年后,我有幸游历于此,以同样的热爱钟情山水,并与李敏相识于云霞斗星的历史缝隙,拜谒大人千古。
李敏,字公勉,襄城县人,明景泰五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历任浙江、湖广按察使,山西、四川左、右布政使。兵部左侍郎,左、右副都御史,太子少保。成化二十一年,改任漕运总督,后召拜为户部尚书,负责当时北方各地戍守粮草运输和征税。弘治四年病逝。赠太子少保,谥恭靖。
《明史·李敏转》对李敏有翔实的记载,高度涵盖了其清廉勤政、果勇无私的紫云肝胆。
宦海浮沉,但在李敏的为官生涯中虽有弹劾,却始终为朝廷信任,与他淡泊名利、高洁儒雅的坦荡胸怀不无相关,支撑他精神脊梁的始终是家国情怀。
作为明代中叶名臣的李敏,历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凡利于国计民生者,无不力请施行;有害社稷黎民者,必谏诤废除。
李敏巡抚大同及任户部尚书时,见山东、河南转运粮饷,道远耗费,首倡赋役折银,积极推行赋税改革,减轻了中原人民向边疆输送物资,长途跋涉的赋役负担,解决了农民实际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自是北方二税皆折银,由敏始也”,为嘉靖、万历年间实行“一条鞭”新法做出了尝试,开中国税收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历史先河。
从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免除农业税,我国对于土地和农民,赋税和徭役的变法和改革不胜其数。每一次针砭时弊的变革都是对社会发展的有力助推。李敏无疑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中流砥柱。
李敏自景泰五年登进士授监察御史,至弘治四年因病请求退休,皇上不从,亲自选定御医为他诊治,待培养好接班人后,朝廷恩准并派车护送。离开京畿于归途中去世,37年仕途,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66岁,李敏没有跨过。他从襄城出发,沿着大明朝的版图走了一圈,最后又回归紫云升起的地方。一位掌管国家财政的户部尚书,抖一抖衣袖未沾染一丝铜臭官气,唯清风紫云相伴,正气昭昭。
紫云书院大成殿内塑有李敏蜡像,红袍玉带,神情端庄,但我却分明感觉其清癯的面容后面有一种说不出的凝重。“身在朝堂,体恤民疾”,或许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吧。
紫云书院在群山怀抱之中。李敏当初所建草屋逼仄简陋,专为母亲守孝并教化子侄所用。后来周围学者慕名而至,房屋太小不能容纳,于是扩建为书院,并买下周围土地数十亩供求学者膳食津贴。李敏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时,唯恐书院被释道占用,遂连同数千册图书捐于襄城县衙。后来名声越来越大,朝廷赐名“紫云书院”,宪宗皇帝御笔题赠匾额。
1483年,李敏病归休养,曾经在这里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清晨的紫云湖,紫气绕肩,悠闲的天鹅在水面上自由滑翔,漾起一圈圈涟漪。你只须静静地伫立,不必思想,也不必更多的修饰,它们自带诗意漫溢于你每一瞬的心觉。
最好的风景是雪后初晴。登临辞君亭,眺望残雪西山红装素裹绿叶白雪的奇妙景观,李敏写下极具浪漫色彩的“紫云晴雪”:残雪西山尚未晞,更逢晴日送光辉。冰崖拔地三千尺,玉柱亭空几百闱。朗耀夜深回昼景,清光春晓酿寒威。何时一借阳和力,沛作甘霖润百腓。“紫云晴雪”成为明代著名的“襄城八景”之一。
有时,李敏也到汝河两岸采风。看汝水汤汤,红桥夕阳,“绿水红桥掩映间,横空三十六重环”,以磅礴的气势把“汝水红桥”推上明朝“襄城八景”的宝座。“天移鳌背来沧海,地拥虹腰跨碧湾”,北汝河迤逦东去,柔美的碧水流淌着不朽的诗意。
李敏还是把难得的时光,更多地留给了紫云书院。最惬意的是与诸生讲习程颢、程颐、朱熹的理学经传,倡导政治平民化,为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当时中原理学发展影响巨大。自此文人学士云集,求教者不计其数,紫云书院遂成为当时的中州理学中心而声名远播。
首山之下,紫云李氏祖茔苍松翠柏间,大人的墓冢面向汝河,手擎文峰塔,以如椽巨笔饱蘸汝河水墨,倾听时代风流,继续挥毫熠熠生彩的天下华章。
李敏之后,其后人对祖传的紫云书院精心保护修葺,书院被列为“明清八大书院”之一,为家乡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存。李敏对文化和教育的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