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水质“医生”,守护一泓清水

本报记者 裴其娟

奔波90多公里采取水样、送达实验室进行监测分析,只为给黄河流域污水排放治理提供数据支撑,确保“母亲河”一河清水出郑州。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水样外采和监测分析是一件良心活儿,从事这项工作既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又难免默默无闻。是什么让采样工作人员风雨无阻坚持这项户外工作,他们的工作中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感触?近日,我来到巩义市重点污水处理企业和黄河滩区,亲身体验水质监测一线人员的工作。从郑州市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巩义分中心技术负责人贺海威和他的同事身上,我看到了平凡劳动者身上的闪光点——责任心、恒心以及对监测分析时效性、真实性和权威性的坚守。

上午10点30分,我跟随贺海威和他的同事来到巩义市康店镇赵沟二桥黄河边,他们带着早已准备好的采样瓶、采样器、采样桶、过滤器材、现场监测仪器等,走上一座离黄河水面十几米高、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铁架子,将蓝色的采样桶投进河水中取上一桶水样,并要在两个小时之内送回实验室,对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等指标进行监测。

一个小时之前,我跟随采样人员来到巩义市北控水务,对出厂水质进行采样,并来到企业实验室,(下转二版)

2024-11-14,9767| 2024-11-13,9759| 2024-11-12,9751| 2024-11-11,9743| 2024-11-10,9739| 2024-11-09,9735| 2024-11-08,9728| 2024-11-07,9716| 2024-11-06,9708| 2024-11-05,9700| 2024-11-04,9692| 2024-11-03,9688| 2024-11-02,9684| 2024-11-01,9676| 2024-10-31,9665| 2024-10-30,9657| 2024-10-29,9649| 2024-10-28,9642| 2024-10-27,9638| 2024-10-26,9634| 2024-10-25,9626| 2024-10-24,9614| 2024-10-23,9606| 2024-10-22,9598| 2024-10-21,9590| 2024-10-20,9586| 2024-10-19,9582| 2024-10-18,9574| 2024-10-17,9562| 2024-10-16,955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