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消防救援,不能耽误一秒

记者(右)穿上厚厚的灭火服 本报记者 周甬 摄

(上接一版)轮到他做动作时,周围队员们的加油鼓劲声也更大。与其他队员最不一样的是,他使用的水枪一端缠上了胶带,别人在做动作时水枪是插入腰间,而他则是咬在口中。

“别小瞧这省去的一插一拔,能省下至少0.5秒的时间,这是我们副站长梁凯楠的独创秘诀。”救援人员熊长长告诉记者,“在没有警情的日子里,训练场就是我们的主阵地,百米消防障碍项目主要是培养队员们的协调性和爆发性,每快一秒就会离被救人员更近一步,在复杂的火场也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自身。”

梁凯楠出生于1993年,曾在全省“执勤岗位”练兵比武中连续两年荣获百米消防障碍第一名,今年作为教练员带领队员们参加支队备战总队比武集训,取得单项全省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我们辖区有商超、地铁、高校和高速公路,针对不同场景,我们会针对性地进行各种模拟训练,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希望通过做一名好教练,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救援人员,人们平安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消防事业也是值得我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梁凯楠说。

应对未知下一秒,他们时刻做好了准备。下午3点,天空下起小雨,可救援人员的训练丝毫没有暂停的意思。伴随着急促的铃声,队员们从四面八方向救援车库聚集,消防服等物品就摆在一辆辆消防车后面的衣柜内,十几秒,队员们就换好灭火服,钻入消防车。“大家一直穿着作训服,就是为了能直接更快地套上灭火服,看着大家有的忙训练,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休息,但其实心里都惦记着时刻会响起的响铃。”队员付永战说。

为了感受队员们的日常,我也体验了一把穿灭火服,沉重的衣服让我有点透不过气,“全装的话有大绳、呼救器、斧子啥的十多斤,如果再背空气呼吸器,就要70多斤了。”付永战说。

“我们渴望挑战,但又不希望有警情发生,因为有警情就意味着有事故,大家的平安才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初衷。”梁凯楠说,希望广大市民可以做好第一道安全防线,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