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守振
水磨村是嵩县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一个小村落。入住的“水磨老家”民宿南一里许,入口处有一条蜿蜒而上的小道,其内天然原始,植被茂盛,山势险峻,蔚为壮观,成为旅游爱好者尤其是野游一族的新宠。
小道很快就没有了路踪,只好沿山涧踩着石块前行。高处的马尾松枝杈相连,密不见天。粗壮的板栗树,果子像绣球一样毛茸茸的一片。一棵连一棵的山茱萸,树上果子密密匝匝。合抱粗的核桃树,尚是绿色的果子星罗棋布。沧桑的柿子树,地下落果随处可见,崖壁上的猕猴桃,已是鸡蛋般大小。
堰边一棵山梨树,稠密的果子早已把树枝压弯。一位大嫂骑在连翘树杈上忙碌,下面的一个编织袋已经装满。秋天收获的气息,在沟沟坎坎里,有的张扬展示着,也有的隐匿起来悄无声息……
顺着溪流踩着杂草石块谨慎前行,间或有大石头挡路。于是就地取材,随手捡拾一根较直的枯树枝,当成临时拐杖,既可帮助走稳上山的路,又能发挥打草惊蛇的作用,防止乱石里突然有蛇类出没。
细看脚下的植被,橘黄嫣红的金针花如金鸡独立,簇拥的锦葵竞相出彩斗艳。有一种叫不出名的植物,结了一串椭圆形带竖纹颇像微缩的西瓜。山石上粗壮树干下是一层厚厚的落叶,上面不时有一簇簇蘑菇出现。山韭菜从崖缝中钻出,开着白色韭菜花,叶厚秆壮。野百合虽然过了花期,但枝硕叶壮,似是正在酝酿更加明艳花瓣的来年。还有一种植物,当地叫“大闺女腿”,查询得知是一种景天科景天属植物,株干高挑,手指般粗细,光洁鲜亮,叶片钝圆,看着是一种高雅的花草,放餐桌上则又能调成一道清脆的美食。
继续缘溪而上,很快就走进了一片竹林。翠竹密密麻麻一望无际,棵棵都如手腕般粗细,拔地而起,节节向上直插云天。在不少人眼里,竹子已不仅仅是一种多用途的植物,它还成了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是人品清逸、气节高尚的君子形象。梅、竹、松并称“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梅、竹、松、月、水构成“五清图”。唐代的王维,就曾“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表达自己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精神境界。宋代的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自己宁可生活艰难困苦,也不能失去高尚情操。清代的郑板桥说,竹子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在表白自己并明示人们要坚守自己的信念,虚心、有节、秉正,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也要像竹子一样把根深深扎在岩石的缝隙里,只要有一点土壤,就要繁盛、挺拔、刚直,就要内敛低调、无畏挑战、勇毅前行。
走着看着,实际上能认出来的植物不足十分之一,只惋惜上大学时学《植物分类学》的知识都又“还”给了老师。猛然间闻声而望,一帘瀑布出现眼前。但见溪水从悬崖上方的绿色缝隙里奔涌而出,飞珠溅玉般落入下方深潭。潭中一群一群的小鱼,皆若空游无所依,让人不由想起明代袁中道《西山十记》中“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的画面。
突然一只黑色的凤蝶飞来,停顿在瀑布一侧的石壁上,扇动着硕大的翅膀,尤其是两个后翅下方长长的尾突,更显出凤蝶的奇异与美丽。说时迟那时快,又有几个青绿泛着金属荧光的昆虫世界大美人豆娘飞了过来,在一块凸起于水面的石头上短暂停留,又起飞追逐嬉闹去了。
水潭上瀑布旁的石壁上方,还有一个硕大的蜂巢,能看到马蜂们忙碌的身影。为了防止马蜂对外来者的袭击,惹不起但躲得起,走为上策。
返回的路上,又看到那位采摘连翘的村民大嫂。问其收获如何,她说早上趁凉快进山,到中午天热时下山,每天采摘的连翘可卖200多元。去年她与孩子他爸每天采山茱萸,两个多月卖了10多万元呢。山里处处都是中草药,只要人勤肯吃苦,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就在眼前。
原生态的水磨老家,正是绿水青山的意境,也是美丽乡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