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机场“驱鸟人”的日常

本报记者 任思领

轰隆隆一阵巨响传来,飞机的引擎声划破天空,循着声音望去,一架客机马上要降落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跑道上——这是机场驱鸟人最专注的时刻。

近日,我被获准进入机场飞行区,感受驱鸟人的日常。

机场驱鸟人之所以神秘,是因为他们不会出现在旅客面前,却又对旅客的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闫国兴是飞行区管理部的一员,从事驱鸟工作已有9年。刚见面,不远处的跑道上就降落了一架飞机,闫国兴的眼神锐利起来,眼前宽阔的跑道就是他工作的地点,也是他与飞鸟的“战场”。

“一般来讲,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飞鸟对于飞机的安全威胁最大。”闫国兴说。在电影《萨利机长》中,故事的起因就是飞鸟撞击引擎,导致飞机失去了动力。

与人们所想的不同,驱鸟工作实则既辛苦又紧张。无论风吹日晒,闫国兴和同事们都要坚守在跑道周边,检查驱鸟设备、紧盯起落空域,(下转二版)

2025-11-24,12425| 2025-11-23,12421| 2025-11-22,12419| 2025-11-21,12411|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