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机场“驱鸟人”的日常

闫国兴指导本报记者(右)如何使用驱鸟弹 本报记者 徐宗福 摄

(上接一版)还要负责跑道周围草坪的清理,这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体力活。目前,机场共有20名驱鸟员,日夜不停守护着机场安全。

交谈间,“砰”地一声巨响,除闫国兴外,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闫国兴笑着向我们介绍道:“这是我们驱鸟所用的煤气炮,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响一次,声音很大。”煤气炮的不远处,还站着一条目光凶狠的老鹰,身高1米多,时不时还发出雄浑的鹰鸣,一阵风吹来,竟还会随风转动,这是闫国兴的“武器”之一——仿生鹰。

顺着闫国兴所指,远处还有蓝红黄绿交织的风轮,这些是给鸟儿准备的。“鲜艳的颜色会让鸟儿感到害怕,从而达到驱鸟的目的。”闫国兴说,除此之外,机场附近还有拦截网等设施,进行低空拦截。

登上了驱鸟车,车里可以通过遥控器播放各种警示声音。车里还放着一把驱鸟枪。这是一条长约1米的双管散弹枪,枪约20斤重,我举了一会儿就感觉胳膊发酸。不过这把枪闫国兴倒是不常用,“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用,我们主要是为了驱离鸟类”。

驱鸟车上还常备驱鸟弹,它其实和鞭炮相似,点燃后飞到空中爆炸,发出噼啪的响声。像这样的驱鸟弹,闫国兴和同事们一天要消耗近200颗。

“有些鸟类比较聪明,一些措施它们习惯之后就不害怕了,这时候就要采用其他手段进行驱离。”闫国兴说。在我们准备驱车离开时,一只成年野鸡领着一群小野鸡突然出现在跑道附近,闫国兴赶紧叫来同事进行驱离。

除了物理性驱离,近几年,机场也开展了生态治理的尝试。

机场内草坪的草籽会吸引鸟儿前来觅食,为了减少鸟类前来,驱鸟人需要定期对机场的草坪进行除草,种植少结籽的草类就成了生态治理的关键一环。“近几年,机场附近的生态得到改善,鸟的种类也变多了,每年的夏秋季是鸟类最多的时候。”闫国兴说。在机场北部有一处试验田,里面种植的是野牛草。闫国兴告诉记者,这种草结籽少、不引鸟,可以降低鸟类在机场飞行区内的活动。

绕郑州机场一周需要几十公里,可以想象驱鸟人的辛苦。一架架飞机在我们眼前安全起降,我分明在闫国兴的眼睛里看到了满足和欣喜。

2025-04-10,10764| 2025-04-09,10756| 2025-04-08,10748| 2025-04-07,10744| 2025-04-04,10740| 2025-04-03,10728| 2025-04-02,10720| 2025-04-01,10712| 2025-03-31,10704| 2025-03-30,10700| 2025-03-29,10696| 2025-03-28,10688| 2025-03-27,10676| 2025-03-26,10668| 2025-03-25,10660| 2025-03-24,10652| 2025-03-23,10648| 2025-03-22,10644| 2025-03-21,10636| 2025-03-20,10624| 2025-03-19,10616| 2025-03-18,10608| 2025-03-17,10600| 2025-03-16,10596| 2025-03-15,10592| 2025-03-14,10584| 2025-03-13,10572| 2025-03-12,10564| 2025-03-11,10556| 2025-03-10,1054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