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三环湖光苑天桥破损 |
本报记者 汪永森 张玉东 任思领 黄栖悦 文/图
郑州的过街天桥不但是城市风景线的组成部分,还具有保障行人安全的交通效果。然而,有市民反映,市内部分天桥利用率不高,打扫也不及时,有些脏乱差。11月5日和6日,本报记者对市内部分过街天桥的使用现状进行了探访。通过调查发现,在路面设置有地面隔离带的路段和人流量较密集的区域,过街天桥的使用率较高,而地面具备通行条件时,会降低天桥的日常使用率。另外,部分天桥存在电梯停运、设施维护和卫生清理不到位的情况。
棉纺路过街天桥: 桥面有点脏,走的人不多
嵩山路与棉纺路交叉口处建有一座过街天桥,该处天桥曾经经过两次建设,开始时仅在路口北侧实现东西向的贯通,之后路口东侧又加建桥头,实现了南北向贯通,桥面总长度接近100米。由于路口有丹尼斯等大型商超及众多居民小区,该路口早中晚的人流量都很大。
11月5日11时30分,记者由路口西北角的步梯上桥,此时天桥上不见行人踪影,桥下路口正有交警对非机动车辆违法行为进行教育和处罚,4个路口通行秩序井然,行人在绿灯亮起时不断经过人行横道通行路口。
桥下道路环境优良,路口通行距离较短,早晚高峰时段有交警现场疏导指挥,行人、非机动车通过率高,许多人觉得上桥通行“多此一举”且“浪费时间”。记者在桥面停留10分钟,仅有3人经由天桥通行,更多的行人选择在路口等待红绿灯。
这座天桥的步梯上散落着果皮和废纸,桥面上也有不少落叶和塑料袋,积存的尘土和各类垃圾使桥面显得有些脏乱。
嵩山路过街天桥:
摊贩长期占道,环境有待提升
在碧沙岗西门的嵩山路过街天桥上,记者看到几名摆摊经营的商贩。据了解,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10年之久。
经由天桥到公园游玩的许女士说:“天桥上也是临时驻足看风景的好地方,但是商贩长期摆摊,环境也不太好,让大家没有办法在桥上停留了。”
因为嵩山路中间有隔离护栏,因此,市民过街大都是从天桥上经过。有极少数的人也会选择到嵩山路建设路口等红绿灯。
二七广场天桥:
电梯停运,行人多从桥下过
二七广场北侧的天桥曾经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它不仅是连接二七塔周边道路的桥梁,更像是一本承载着郑州记忆的老书,记录了不少市民和城市过去的故事。曾经有不少人站在天桥上俯瞰川流不息的车流,感受城市中心商圈的繁华。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城市的迅速发展,二七广场U形人行天桥已不再是之前畅通四方的桥梁。现在这座天桥只有寥寥几人从此穿过,电梯也早已停运,行人多数通过马路匆匆而过。
紫荆山路环形天桥:
电梯年检停运,环境保持良好
紫荆山路与商城路交叉口处的环形天桥,是郑州首座安装电梯的人行过街天桥。这座天桥于2009年规划建设,于2021年进行改造,同年7月投入使用。周边商场和商贸楼宇较多,居民生活小区和临街商户活动不断,路口区域车流量和人流量一直较大。
这座天桥因为设置有多部电梯和直梯,曾经给过往人群提供了很多通行便利。5日下午,记者发现该天桥四周电梯旁贴上了“2024年10月1日起,因进行年度检查停止使用”年检停运公告。市民周女士说,该处天桥使用率较高,平时环境保持良好,栏杆、地砖均无破损,但三部电梯同时停工长达一月之久,部分行人不得不选择徒步上下桥面或直接在桥下马路穿行。
与两处过街天桥电梯停运不同的是,阳光花苑门口横跨中原路的过街天桥几乎一年四季保持运行,给小区居民、其他行人和骑行者到西流湖公园休闲娱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京广路过街天桥:
扶梯停运,多数行人不上桥
郑州火车站西广场的京广路上建有过街天桥,该处天桥北侧设置有两部自动扶梯,但均处于停止运行状态,过路行人大多数选择从地面斑马线处通过路口,选择天桥通行的人不多。
不过,由于该处天桥与火车站相邻,经由西广场乘车出行或下站回家的旅客多数随身带有行李,部分旅客还会选择到京广路西侧乘车,此时拉着沉重的行李箱上下过街天桥,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和时间。
从地面通过该路口时,红灯设置时间为100秒左右,一般成人通过过街天桥需要2~3分钟,遇到红灯时间较长时,选择过街天桥通行从时间上来讲更有性价比。
火车站东广场天桥:
电梯停运,带行李通行不便
郑州火车站东广场的三处过街天桥分别设置在兴隆街、大同路与一马路,其中大同路过街天桥的自动扶梯均正常运行,兴隆街过街天桥东北和西南两侧的自动扶梯仍正常运行,中间和南侧的自动扶梯则已停止运行,一马路过街天桥的自动扶梯均已停止运行。
由于该区域紧邻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和郑州长途汽车站,日常人流量较多,而三处天桥周边的路面又设置有隔离带,行人难以从地面通过,选择使用过街天桥成为通行的唯一方式,部分电梯停运让身带行李的游客感觉不便。
龙湖外环路北三环天桥:
砖块脱落,高峰期利用率较高
6日11时许,记者来到龙湖外环路北三环天桥,天桥西侧有恒大悦龙花园等多个居民区,东侧居民区相对较少且缺少非机动车道,部分阶梯有砖块脱落的情况,5分钟内有6名行人经过。
“早晚高峰还是不少人走的,其他时段就很少有人用了。”市民刘先生说,多数非机动车选择了从龙湖外环路跨该天桥通行,因为机非混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东四环文苑北路天桥:
桥面整洁,周末学生走的多
东四环文苑北路天桥可以供行人和非机动车同时通行,桥面卫生整洁,东侧为园林绿地、西侧有河南农大等高校,中午时分5分钟内仅有一名推车老人经过。
“周末学生出来的多,使用率还好些,平时很少有人从这里过。”途经此处的王先生说,该处天桥周边并无居民区,主要为临近的农大等学子提供便利,平时使用率并不高。
通泰路金水东路天桥:
一尘不染,使用率比较高
通泰路金水东路天桥横跨车流不息的金水东路,向南连接鑫苑中央花园、中凯华府等居民区,向北连接着CBD商务办公区,向东约100米设有公交港湾和共享单车停放区,不少路过的居民表示该处天桥极大的方便了周边居民的通行,桥面上也几乎一尘不染。因为该桥可以同时满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5分钟内有17辆非机动车和12名行人经由桥面通过。
随后,在花园路与鑫苑西路交叉口向北约100米的过街天桥上,记者看到行人不时通过桥面通行,但天桥步梯相对较窄,存在滑倒的风险。
三环上的天桥:
桥面有破损,安全隐患莫忽视
与市区部分天桥相对较短的通行距离不同,郑州西三环和南三环上建造的几处过街天桥,让沿路居民少了很多绕行的麻烦,而天桥设置的专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坡道,更让骑行市民感觉到了满满的关怀。
在西三环湖光苑和栖湖怡家小区门口的两处天桥上,记者看到不时有电动自行车经过桥面通行,但两处天桥护栏处的水泥均有脱落的情况,已有部分钢筋构件显露出来,而栖湖怡家门前天桥上地砖破损和缺失,也成为大家通行时的隐患。
“西三环机动车道谁敢进,只能通过天桥走,两边都能过电动车,就是桥面破损不知道该谁修?”一名推着婴儿车的阿姨说,西三环过街天桥使用率比较高,也给大家增加了很多安全感,但桥面存在的一些隐患和卫生问题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