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蘑菇种植

让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本报讯(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匡惜惜 文/图)眼下,中牟县郑庵镇前李庄村的蘑菇种植基地热闹非凡。一座座大棚错落有致地排列在蘑菇种植基地。大棚内蘑菇菌袋整齐摆放,密密麻麻的蘑菇长满菌袋(如图),农户穿梭在蘑菇棚的过道里,对成熟的蘑菇进行采收、分拣、装框、搬运,现场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去年,我们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土地流转、租赁等形式,对村内分散、闲置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进行设施农业备案建设,将原本无人问津的‘荒地’变成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10多万元收入的‘致富地’。在村集体组织的带领下,目前基地已建设各种蘑菇大棚19座,年产菇量已达120万斤,产值达300余万元。种植期间还可吸纳本村50余人在基地务工,每年可为村民增加收入30余万元。”前李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春说。

据了解,前李庄村蘑菇种植已有20多年,万邦市场入驻后,借助万邦市场销售渠道优势,该村的蘑菇种植规模也逐年增加,但受限于土地等因素,一直未能实现产业化发展。鉴于此,前李庄村党组织提出了盘活闲置土地、规模化发展蘑菇种植的想法,很快得到了群众的响应。“目前我们正在跟河南省农科院专家对接,计划引进适合夏季生长的耐高温菌种,这样我们的蘑菇大棚使用周期就能从现在的6个月提高到全年不间断生产,可以提高蘑菇大棚的利用效率。同时,蘑菇的深加工产业也正在筹划中。”李春说。

产业兴则集体经济兴,产业活则集体经济活。前李庄村只是中牟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牟县农业农村局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难题,持续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形式,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下一步,中牟县农业农村局将持续理清思路、探索方法,有效整合各类资源资产,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产业振兴,助推全县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

2025-04-10,10764| 2025-04-09,10756| 2025-04-08,10748| 2025-04-07,10744| 2025-04-04,10740| 2025-04-03,10728| 2025-04-02,10720| 2025-04-01,10712| 2025-03-31,10704| 2025-03-30,10700| 2025-03-29,10696| 2025-03-28,10688| 2025-03-27,10676| 2025-03-26,10668| 2025-03-25,10660| 2025-03-24,10652| 2025-03-23,10648| 2025-03-22,10644| 2025-03-21,10636| 2025-03-20,10624| 2025-03-19,10616| 2025-03-18,10608| 2025-03-17,10600| 2025-03-16,10596| 2025-03-15,10592| 2025-03-14,10584| 2025-03-13,10572| 2025-03-12,10564| 2025-03-11,10556| 2025-03-10,1054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