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志刚)“以前总怕有些居民会推电动车上楼充电,担心爆炸着火殃及全楼住户,现在好了,楼下充电桩多了,我们再也没有这种顾虑了。”日前,中原区棉纺路街道辖区的居民这样说。
此前,棉纺路街道纪工委在收集群众诉求时,发现部分社区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违规停放充电、“飞线充电”等问题较为突出,“充电难”、充电设施安全隐患大成了困扰居民的烦心事、揪心事。针对发现的问题,棉纺路街道纪工委督促街道应急管理部门大力开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工作,对各社区(村)整治工作进行督查,适时对问题整改“回头看”,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开展明察暗访,严格督查整改。督促应急管理部门深入各社区(村)进行突击与常规检查。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物业公司和居民立即查找问题、清除障碍、实施整改。集中巡查小区23个,督促建成电动自行车棚的居民小区21个,容纳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口总数13807个。
全面摸排情况,做好安全宣传。组织各社区通过宣传栏、海报、微信公众号、网格群、消防知识讲座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的危害性和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