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PDF版阅读

防止“脚尖上的形式主义”

“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顺着路线走、对着稿子念……”当前,各行各业年度工作已经到了冲刺和收官阶段,为了抢进度、省时间、赶材料,个别单位出现调查研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等情况。这种“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式的调研不仅达不到了解基层、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且增加了基层负担,造成“脚尖上的形式主义”。

现实中我们常看到上级为了解决调研安排密集、给基层工作秩序造成过度冲击等问题,往往组成很多调研“代表团”。出发点很好,但效果大相径庭。在实际中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看似增加了调研接触面,配备了信号接收放大器,但因为人多势众、点多面广,反而造成重点不突出,容易让调研者平均用力。此外,调研对象存在的矛盾问题为了照顾众多上级职能部门的面子,往往会不多不少、不轻不重地汇报,也很难引起调研者的深钻细研,造成浅尝辄止,失去本来的意义。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解决问题的发言权。调研要用脚走路去看去听,更要用心体悟去思去虑。“脚尖上的调研”恰恰违背了这一要求,看似完成了规定动作,甚至开展了自选动作,实则出现了痼癖动作,让基层老百姓看在眼里,痛在身上,急在心里。没有对基层发自内心的尊重,没有把脚深深扎在泥土里的热忱,不走心的“脚尖上的调研”很难找到解决矛盾问题的“金钥匙”,也很难取得良好的质效。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毛泽东曾形象地指出,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从根本上来讲,基层同志欢迎上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常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帮着基层问诊把脉,多听听基层的意见建议,不断畅通民意。但是如果把调研变成了“大呼隆”,就很难真正发现问题,发现真正的问题,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调查研究不能做浮在水面上的“葫芦”,而要做扎在基层的“根须”。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意端正心态转变观念,真正把理论和实践联结起来,有效防止“脚尖上的形式主义”。 王凯祥

2024-11-15,9779| 2024-11-14,9767| 2024-11-13,9759| 2024-11-12,9751| 2024-11-11,9743| 2024-11-10,9739| 2024-11-09,9735| 2024-11-08,9728| 2024-11-07,9716| 2024-11-06,9708| 2024-11-05,9700| 2024-11-04,9692| 2024-11-03,9688| 2024-11-02,9684| 2024-11-01,9676| 2024-10-31,9665| 2024-10-30,9657| 2024-10-29,9649| 2024-10-28,9642| 2024-10-27,9638| 2024-10-26,9634| 2024-10-25,9626| 2024-10-24,9614| 2024-10-23,9606| 2024-10-22,9598| 2024-10-21,9590| 2024-10-20,9586| 2024-10-19,9582| 2024-10-18,9574| 2024-10-17,956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