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译博 董茜 通讯员 龚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决策,11月13日上午,郑州经开区召开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动员部署会,会议传达了《经开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工作方案》,宣读了《经开区关于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通知》,并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申报系统操作手册进行解读。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经济稳增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堵点卡点,破解小微企业“想融融不到”,金融机构“想贷贷不出”的困局,为企业纾困解难?按照会议部署,经开区上下要充分认识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重要性,要聚焦重点,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建立区级、镇办(管区)和银行机构三级协调工作机制。压实镇办(管区)属地责任,一手“牵企业”,一手“牵银行”,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同时,要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面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形成摸排台账和推荐清单,推动企业与银行机构及时、精准对接。要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压缩等待时长,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会议作出部署:要“条块同发力,真抓实干”,各镇办(管区)、责任单位要主动挖掘掌握市场主体清单、市场诉求清单,按单访企,协同发力,确保政策落地见效。要“银行主支持,真情实意”,各银行机构要立即行动起来,变革思维方式、搭建政银企的通道和平台,通过大走访、大摸排,确保融资政策精准直达、应贷尽贷、能贷快贷。要“企业得实惠,真金白银”,各级协调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开展对接,原则上在收齐企业申请材料30日内做出是否授信的决定。对不符合信贷条件的清单内小微企业,各级协调工作机制要及时跟进服务,解决企业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