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区手工编织工作室开课 |
本报记者 王译博 董茜 文/图
“到食堂看看今天有啥好吃的!”“头发长了,来这儿理个发。”“手工课马上要开始了,我得赶紧找个靠前的位置。”“家里没香皂了,到社区雷锋超市用积分换几块儿。”“改造后的儿童乐园很满意,溜娃又多了个好去处!”……
如今,“爆改”的风吹到了郑州经开区,根据社区群众需求改造升级后,明湖办事处亚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持续涨粉、人气很旺。带着好奇,记者近日走进社区,看看这儿发生着哪些“新鲜事”,蕴藏着怎样的“治理经”,为啥这个党群服务中心居民都想来、爱来、常来?
小社区办“大学”
双反哺双奔赴
时间、天气、服务事项、服务范围、咨询及维修电话……在亚太社区居民微信群里,一条条“每日公益简报”不断刷新。“只要居民有需要,我们能解决的就干,办不成的请教老师,或者上网查,最后都能有个好结果。”今年23岁的莫嘉辉,自学校开展社会实践以来,就一直扎根在亚太社区。他不仅是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公益服务的参与者,还是能工巧匠维修志愿服务队的队长。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提及这几年当社区志愿者的经历,原本腼腆的大男孩,滔滔不绝。
“在我们社区,像莫嘉辉这样的大学生志愿者还有很多,不仅如此,后续还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亚太社区党支部书记范晓静告诉记者,正是社区携手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全面搭建“党群社校企”共建共享网格治理平台,让“社校共育”有可实践的路径。
为让网格治理提质增效,亚太社区梳理“社区搭台、高校参与、社团支撑、党群共治”的工作思路,发挥高校资源和社区资源叠加优势,共同培育“郑州经开区良酷志愿服务中心”社会组织、8家企业,通过社区与高校双培训、双选拔、双捆绑机制,向社区输送定岗大学生志愿者50人,与社区50名微网格长共同搭建微联盟网格百人服务团,建设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中心、志愿服务中心、婴幼儿托育中心、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乐业小站等服务载体,每天可提供20类112项公益服务,做实“一老一小一青壮”服务工作。
同时,联建成立社区学校,引进高校专业教师力量,弥补社区专业领域短板,将“学生社区服务实践”列入该校学分考核内容,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人生观,(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