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PDF版阅读

本期社团: 金水区经三路小学“微雕刻艺”非遗剪纸艺术社团 微雕刻艺 巧手匠心 厉害了 我的团

社团学生 精心创作作品
社团辅导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剪纸技法练习

栏目记者 李 杨

金水区经三路小学“微雕刻艺”非遗剪纸艺术社团成立于2020年10月,社团吸纳了一至六年级各学段的学生,并与校外非遗专家合作进行非遗文化进校园的艺术学习活动。

《微雕刻艺》社团活动课程体现了各学科课程的融会贯通,在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对所掌握知识、技巧的灵活运用以及情感态度的升华。课程涉及劳动课程中的缝纫、数学课程中对称图形的知识以及美术课程中废物利用知识等。在社团课程实施过程中,老师发现剪纸文化不仅美在其形式上,还美在实用,能将其很好地与生活结合起来,起到美化生活的作用。于是,老师带领同学们通过作品欣赏、课堂实践、实用性研究等途径,通过“看、想、剪、刻”等基本方法,创新剪纸造型表现新形式。剪纸非遗课堂、社团活动、主题论坛、成果展示等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也激发了学生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成为一个会创新的小小非遗传承人的兴趣。

社团注重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激发学生保护、传承中原非遗文化的意识。立足中原文化特色和学校“乐创”育人目标,社团将当地剪纸艺术与学校教育特色相结合,构建适合学生的剪纸活动体系。课程开发过程中抓住孩子们熟悉的中原文化进行制作,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积攒了剪纸创意制作的经验,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而利用可回收材料进行创意制作,不仅促进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乐学、乐创的学习品质。

《微雕刻艺》课程在传承传统民间艺术剪纸技法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在社团学习中,同学们制作了一大批精美的作品。作品分为初级、高级两个阶段。初级作品为精美的纸上作品,同学们创作了长篇册页——五十六个民族、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等。针对高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教师团队又着力开发创意产品剪纸课程。师生们选择成本较低的不织布、海绵纸、皮布进行剪纸纹样的剪刻,再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进行再利用。经过剪纸元素的添加以及各种材料的综合运用,旧衣物变成了漂亮的民俗服饰,废旧的小纸盒变成了漂亮的小笔筒、包袋、鞋子、灯笼等,深受孩子们喜爱。

如今,“微雕刻艺”非遗剪纸艺术社团已经硕果累累。社团作品多次在学校进行展示并在市级艺术实践工作坊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微雕刻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究也被选入全国校本课程典型案例汇编。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收获、成长,爱上民间艺术,传承非遗文化。

2025-11-24,12425| 2025-11-23,12421| 2025-11-22,12419| 2025-11-21,12411|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