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急诊医生: 拼尽全力和生命赛跑

如果把医院比作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战场上直面生死的最前线。

米思嘉,医学硕士,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有着10年执医经历、3年急救经验。

如果脱下身上这套标志性绿色急救服,这位35岁的医生身上,似乎和“急”字无缘。言谈间,他的话语不徐不疾,态度温和诚恳,声音里有种让人镇定平和的特殊“魔力”。可当120急救信息传来,眼前的他几乎瞬间换了个人,一跃而起,迅疾奔向急救车,像一头敏捷的猎豹。

挽救生命的背后,急诊工作伴随着长期忙碌与琐碎。通常的早班从早上8点到晚上7点;夜班是晚上7点到次日早上8点。平均每一班次的问诊量在40~50个病人,紧张且辛苦。

在这医院最繁忙的科室,米思嘉和同事们早习惯了争分夺秒。在急诊科,随时会有突发情况需要处理,不断有新转入的急诊病人送来,他需要快速接手、快速诊断、快速决断:是留在急诊室里继续观察,还是分流到其他科室……为了方便随时跑动,米思嘉总穿着一双运动鞋。

日夜交替,总有日升月落。抢救室里,始终有生有死。

米思嘉在急诊室的日日夜夜,同样值守在生与死之间。有些人通过他,获得了新生,有些人却终究停了下来。

米思嘉永远记得,2019年夏天的一个傍晚。120传来信息,一岁幼儿因为呼吸道意外卡入食物窒息,陪伴的老人慌乱无措,先抱去小诊所求医未果,方才拨打了急救电话。虽然急救车用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米思嘉和同事拼尽全力抢救了整整3个小时,终究还是无力回天。

望着紧紧拥抱孩子枯坐到凌晨的母亲,米思嘉深深感受到无力。他说,我自己也有孩子,更能体会到母亲绝望的心碎。此后,我也一直在反思:如果孩子身边当时能有人采取一些急救措施,如果能够送医更加及时,悲剧或许还能挽回。

急诊室内外,生离死别的故事在反复上演。如今,米思嘉的想法越来越清晰,他希望能让更多人拥有医学常识、学会必备的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这些知识能救命。为了这个目标,他用实际行动去表达,工作之余,他和同事们一起,进社区,进企业,去尽可能地普及急救技能和急救知识。

面对未来,米思嘉的内心没有一丝动摇:“医学是不完美的科学,但我会竭尽所能,追寻不完美的完美。我将一直坚守在急诊这个前沿阵地,全力以赴!”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