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立 通讯员 刘象乾 张澳)十年乡音仍未改,难忘家乡戏与景。昨日,新郑市郭店镇新李营村,寒冷的天气丝毫没有减弱村民的热情,大家欢聚在村口广场,观看淅川县曲剧团送来的家乡戏。
“每次来新郑,都有回家的感觉。”桂雷是淅川县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副主任,已经多次带队到各地看望移民乡亲。他说,希望通过戏曲巡演、摄影图片展等方式,加强淅川和新郑两地间的文化交流,促成两地合作共进。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年。作为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南水为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水源支撑。桂雷带领50余名工作人员,11月下旬出发,从南向北一路走来,已经走访湖北河南6市25县库区移民村,先后来到梨河镇新蛮子营村、郭店镇新李营村,为村民送上家乡戏。
只有乡音最动情。演出现场,伴随着乡音与锣鼓,移民老乡看得动情抹泪,听得如痴如醉,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观看家乡人送来的演出,就像回到家乡一样。”新李营村支书李森说。
在新郑城区炎黄广场,淅川县摄影家协会为新郑市民带来了移民摄影展。从南水北调建设到移民老乡的故事,再到淅川的变化,一张张生动的照片真切感人。
“淅川县300多家工业企业关停,30多万人移居他乡,不少家庭天各一方。”淅川县有关负责人说,淅川县曾经是南阳工业经济龙头,为支持南水北调,淅川移民抛家舍业、割舍故土,移民已成为淅川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征,塑造了甘愿牺牲、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移民精神,希望通过定期组织移民文化探讨和文艺巡演,让更多人了解淅川文化和移民史。
新郑市作为黄帝故里,位于天地之中地势平坦,自古以来交通便利,素以“不排外”地域民风远近闻名。近年来,新郑市为淅川移民建新村、谋产业、帮致富,年轻一代淅川移民在新郑打工创业,已融入新郑经济社会。12月10日,淅川新郑两地政商代表在新郑洽谈合作,进一步加深经贸联系,亲上加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