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一渠碧水万古流】“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十周年”系列报道

南水北调双洎河渡槽全貌

本报记者 袁帅 李宇航 文 周甬 图

“南水”北上的路上,如果遇到河流,如何通过?

提起南水北调中线的穿越河流工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穿黄工程和全长11.9公里的沙河渡槽,它们一个帮“南水”从黄河下面穿过,一个助“南水”从沙河上方跨过,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听多了“南水”和大江大河的故事,今天我们不妨把目光落到新郑市的一条名叫双洎河的小河流上,听一听“南水”和这条美丽小河的故事。

滔滔汉水“握手”悠悠溱洧

双洎河由溱、洧二河交汇而成,源于登封,至周口扶沟汇入贾鲁河。《诗经·郑风》有《溱洧》一篇,“溱与洧,方涣涣兮”“溱与洧,浏其清矣”记录下了2000多年前溱洧河流淌的样子。

如果从溱洧河向西南行走400余公里,又可以看到一条大河波澜广阔。《诗经·周南》中的《汉广》一篇,在2000多年前就记录下了它的宽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对北边的溱洧河来说,南方的汉江水就是“不可求思”的“游女”。然而,2000多年前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2000多年后的一项宏伟工程,让《诗经》中这两条相距400多公里的河流实现了“握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北上,水源主要来自汉江。汉江水沿着1432公里长的总干渠蜿蜒北上,中途要穿越大大小小数百条河流,双洎河就是其中一条。

南水如何穿过河流?南水北调中线新郑管理处工程科科长张文博介绍,输水线路穿越河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河流下方穿过,即倒虹吸、暗渠或隧洞方式;一种是从河流上方跨过,即渡槽方式,“南水”过双洎河时,采用的就是渡槽方式。

站在双洎河渡槽边,可以看到“南水”从明渠通过闸门后流入渡槽,水声哗哗,透过渡槽,只见清流粼粼、波浪翻翻。渡槽下方,是静静流淌着的双洎河。

上面汉水滔滔,下面溱洧悠悠。这一幕,不仅是两条河的“握手”,更仿若历史的交错。

(下转二版)

2025-04-04,10740| 2025-04-03,10728| 2025-04-02,10720| 2025-04-01,10712| 2025-03-31,10704| 2025-03-30,10700| 2025-03-29,10696| 2025-03-28,10688| 2025-03-27,10676| 2025-03-26,10668| 2025-03-25,10660| 2025-03-24,10652| 2025-03-23,10648| 2025-03-22,10644| 2025-03-21,10636| 2025-03-20,10624| 2025-03-19,10616| 2025-03-18,10608| 2025-03-17,10600| 2025-03-16,10596| 2025-03-15,10592| 2025-03-14,10584| 2025-03-13,10572| 2025-03-12,10564| 2025-03-11,10556| 2025-03-10,10548| 2025-03-09,10544| 2025-03-08,10536| 2025-03-07,10528| 2025-03-06,1051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