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译博 董茜 通讯员 吴晓云)为持续推动教科研工作内涵发展,总结推广教科研典型经验,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近日,郑州市2024年教育科研学术年会在郑州市四十七中举行。
会上,郑州市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中心副主任姬文广以“聚智教科研 赋能新教育”为题,对全市教科研工作经验进行了提炼和总结。他在报告中提出,教育科研的意义在于破译教育密码,揭示育人规律,扎根教育实践,点亮教育生活。郑州经开区教文体局党委书记戴红燕以“强化实践:以‘有组织教科研’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经开经验’”为题,作为全市唯一县(市)区代表做区域教科研经验分享。戴红燕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经开区“有组织教科研”的实施路径:有组织地建构课堂教学研究模型,在课堂问题研究上突破;有组织地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在课题管理机制上发力;有组织地践行教育科研使命担当,在重大问题研究上跃升。
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工作与研究部主任于维涛在点评中表示,郑州经开区的“有组织教科研”是基于问题导向,用系统思维做到评培合一,形成多景模型,协同攻坚教育教学重大问题,接下来可充分利用循环模型,在新时代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区域构建与实践中持续发力,实现梯级晋升。
近年来,郑州经开区正确认识教育科研的价值意义,引领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用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环境支持促进区域教育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构建中原特色教育科研体系提供了经开智慧。郑州经开区教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牢牢把握教育科研的责任与使命,努力为全市教育科研工作提供更生动的经开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