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在东风路绿荫广场,80岁高龄的李树才将一把两米长的大刀耍得虎虎生风。 |
本报记者 任思领 刘德华 文 周甬 图
金刚倒锥、白鹤亮翅、白蛇吐信……在郑州市金水区天伦锦城小区活动室内,师承陈金鏊学习太极小架拳的李树才不断亮出招式。如今已至耄耋之年的他,打起拳来风采不减当年。从练习河洛金鏊太极小架拳至今,李树才数十年如一日,虽时间流转,可他心中的习武热情却始终未变。
从木工到武者的太极之路
1968年,李树才到西安打工,从事木工工作。此时他的大哥李树发正跟随师父陈金鏊学习太极小架拳,经大哥引导并介绍,李树才正式跟随师父陈金鏊学习太极小架拳,开启了他的习武之路。
“这一拳,20年的功夫你们挡得住吗?”这是电影《霍元甲》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不过与电影中霸道刚猛的拳法不同,李树才所习练的河洛金鏊太极小架拳更注重内秀。习武之路刚开始不久,老家以需要人才为由,将李树才召回村里。
回乡后,李树才忙于工作及农活,但不忘师父教诲,在农闲时练习太极拳。其大哥李树发每年回老家时,都会对弟弟悉心指导,鼓励他坚持练拳。改革开放后,跟随李树才学习太极拳的人数不断增多,使得太极拳在本村及周围村子得到了推广,惠及众人。
河洛金鏊太极小架拳属于典型的泛臀体系太极拳,是极少数的小众拳种,弥足珍贵。从青年习武到耄耋之年,数十年的磨炼让李树才对太极小架拳有了更深的体会,也愈发热爱太极拳,开始了他的河洛金鏊太极小架拳的传承之旅。
从公园到社区的传承之旅
2003年初开始,李树才开始常住郑州,闲时经常到绿茵公园练习太极拳,也通过练拳结识了很多相同爱好之人一起锻炼,逐渐开始了在郑州传播太极拳的旅程。
随着时间变化,跟随他学拳的人也逐渐增多。徒弟郭红自从跟随李树才练拳后,发现练拳不光是招式,还有心境的变化。“我师父人很实在,跟着师父练拳不光能学习拳法,还能学到他宽容的心境。”郭红说。
李树才的小儿子李光是一名远洋船长,平时跟随李树才学习河洛金鏊太极小架拳,从小就接受太极拳的熏陶。由于工作原因,李光的同事来自全国各地,他在船上与同事一起练拳,使得河洛金鏊太极小架拳传播到全国各地。在国外时,李光也经常和外国友人聊太极拳,使得太极文化在全世界生根发芽。
2013年,李树才开始走进社区,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2014年,在天伦锦城小区,李树才有了一处太极拳活动室,专门用于锻炼和义务教拳,积极参加社区的群体活动,让河洛金鏊太极小架拳面向更多人,带动社区居民一起锻炼健身。同时还在薛岗社区推广武术文化普及、培训教学等,打造薛岗社区特色武术社区。
从武术到健身的发展之途
河洛金鏊太极小架拳,其拳法和器械吻合人体结构,不伤身体。“行拳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一个很和谐的有氧运动,特别是对于膝盖和腰等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通过日常锻炼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李树才说。
“有次我在公园练拳时,一位大姐正带着孙子遛弯,对我练的太极拳很感兴趣,便问我能不能跟着练,我所练的拳法本来就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进来一起锻炼,并且是义务的,便让她跟着学习。”李树才说。2018年,在徒弟们的要求下,李树才开始正式收徒,如今的弟子李光、陈国胜、韩鸿伟、姬鹏程、丁若玉、吕双龙等人都是河洛金鏊太极小架拳的杰出代表。
近年来,在李树才的老家跟随他学拳的也有数百人,现在每次回老家就会召集他们练拳学拳,并一直鼓励督促他们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地把这个拳练好。
从习武至今,已近六十载,其间李树才不断创新,逐渐将这一拳种发展成为适合大众学习锻炼的运动。如今的李树才已经80岁高龄,在未来,他希望能将这一传统武术真正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