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6万余人五一假期“打卡”河南博物院

本报讯(记者 秦华 文 丁友明 图)自去年9月底主展馆新妆呈现实力“圈粉”,到今年年初作为《唐宫夜宴》灵感来源地吸睛无数,4月初又上榜全国清明十大热门景区……河南博物院近几个月热度居高不下。记者从该院获悉,这个五一,观众参观热情不减,展厅参观人数突破6万人。除了“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明清河南”等各种展览,该院举办音乐文物复原展演、特色学程、志愿服务等活动,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要。

五一热门打卡地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五一期间河南博物院实行了限流错峰预约参观,但观众的热情依然不减。截至5月5日下午闭馆,总参观人数为62116人,人工讲解234批。而河南博物院智慧导览小程序也受到热捧——将近11万人通过智慧导览了解在展文物的相关信息。增设的VR讲解器、语音讲解器也受到了观众的一致追捧,参观期间更是“一器难求”。

五一期间,华夏古乐团准备了共计15场“奋五谷·庆华诞——华夏古乐年2021年五一专题赏听会”。场场爆满,精彩绝伦的音乐文物复原展演现场迎来了共计3000余名观众到现场观看。

此外,节日期间,河南博物院开设了5场特色学程课堂,共有63组亲子家庭近200人走进课堂,收获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志愿服务方面,共有96名志愿者走进展厅,为公众提供志愿讲解服务;文创方面,以考古盲盒为首的爆款带领着“唐宫夜宴版仕女乐队”“女皇的祈福”“国宝冰激凌”“钱币巧克力”等产品纷纷亮相,让观众们欢喜而归。

津豫两地甲骨文联合展出

五一期间亮相的“殷契重光——天津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甲骨文联展”,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此次展览集合天津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馆藏甲骨资源,为大家勾勒出商朝的历史模样。

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成熟文字,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甲骨文从清末发现至今已有120多年,它的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次展览将天津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馆藏甲骨资源汇聚一堂,分为“稽古:甲骨文发现前的殷商研究”“惊世: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探微:透过甲骨看商朝”三个单元。从展出文物和文献资料中,观者可以系统了解甲骨文的发现过程、历史价值等,并通过甲骨刻辞所涉的商代祭祀、军事、内政、田猎、农业、畜牧、天文、气象、生育、疾病等诸多方面内容,对3000多年前的历史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29日,感兴趣的市民可预约免费观展。

2025-11-21,12411|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